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浸种有什么好处?

答案

参考答案:

播种前浸种可加快种子萌发前的代谢过程,加速种皮软化而促进萌发,缩短出苗时间。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

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

C.图穷而匕首见穷:穷尽

D.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引:举起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使毕使于前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①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②以其无礼于晋

C.①愿举国为内臣②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D.①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愿大王少假借之

C.恐惧不敢自陈

D.诸郎中执兵小题4:下列对有关文段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重点描述了荆轲廷刺秦王的场景,刻画了荆轲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

B.文中写秦武阳色变振恐,是为了显示秦廷的森严和始皇的威武,这一“色变振恐”与荆轲的“顾笑”形成鲜明的对比。

C.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正是前文荆轲对樊於期 * * 所说的刺杀设想的实施,此处印证了荆轲计划的合理性。

D.由于刺杀秦王是在仓促之间出现的,秦廷上下反应迟钝:秦王惶恐到拔不出剑的地步,大臣们也都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小题5:下列句子均出自学过的课文,请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4分)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3分

问答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20×8年度和20×9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 20×8年甲公司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甲公司的产品质量保证条款规定:产品售出后一年内,如发生正常质量问题,甲公司将免费负责修理。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出现较小的质量问题,则须发生的修理费为销售收入的1%;而如果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则须发生的修理费为销售收入的2%。据预测,本年度已售产品中,估计有80%不会发生质量问题,有15%将发生较小质量问题,有5%将发生较大质量问题。
(2) 20×8年1月,甲公司需购置一台环保生产设备,预计价款为1000万元,因资金不足,按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补助360万元的申请。20×8年2月15日,政府批准了甲公司的申请并拨付甲公司36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20×8年3月31日,甲公司购入环保设备,实际成本为1200万元,使用寿命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该设备无需安装,购入当天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 甲公司于20×8年1月1日以无形资产、库存商品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作为合并对价,支付给乙公司的原股东,以换取乙公司80%的股权,当日办理完成了乙公司的股东变更登记手续。该项交易的相关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的无形资产原值为5600万元,累计摊销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库存商品成本为8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成本为2000万元(其中成本为21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贷方余额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甲公司另为企业合并支付审计费、法律服务费等直接相关税费30万元。
②甲公司在20×8年1月1日备查簿中记录的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资料:
20×8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00万元,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仅存在一项差异:用于行政管理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700万元,账面价值600万元,按直线法摊销,剩余摊销期为10年。
(4) 2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甲公司将乙公司的所有资产认定为一个资产组,而且判断该资产组的所有可辨认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甲公司估计乙公司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11000万元。
(5) 因甲公司无法支付丙公司货款3000万元,于20×9年6月28日与丙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同意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的20%股权按照公允价值作价2800万元,用以抵偿其欠付丙公司货款3000万元。丙公司未对上述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6) 其他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前,未持有乙公司股权。
②乙公司20×8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20×9年1月至6月30日期间实现净利润260万元。除实现的净利润外,乙公司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
③不考虑其他因素。

确定甲公司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合并乙公司的购买日,并说明确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