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种子发芽试验的条件怎样控制?

答案

参考答案:

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是水分、空气、温度、光照。

(1)水分和通气:根据发芽床和种子特性决定发芽床的水量。如砂床加水为其饱和含水量的60%-80%,如纸床,吸足水分后,沥去多余水即可;如用土壤作发芽床,加水至手握土粘成团,再手指轻轻一压就碎为宜。发芽期间发芽床必须始终保持湿润,发芽期间应使种子周围有足够的空气,注意通气。

(2)温度:温度适宜时种子发芽正常,温度太高太低对种子发芽都不利。不同作物种子发芽所需温度不同。一般夏季作物种子发芽时要求温度为20-30℃为宜,冬季作物种子发芽时要求以20-25℃为宜。

(3)光照:大多数作物的种子可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发芽,但一般采用光照。如在变温条件下发芽,光照应在8小时高温时进行。

阅读理解与欣赏

拓展阅读(8分)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之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作者:明代·王世贞)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诈赵而其璧胁:威逼

B.大王弗予城,而赵璧绐:欺骗

C.令秦王怒,而相如于市僇:通“戮”,杀

D.臣请死于国就:接受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蔺相如完璧,人皆称之

②公视廉 * * 孰与秦王

B.①入璧秦弗予城

②毕礼归之

C.①一璧之故而失信于天下

②则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

D.①若劲渑池②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小题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直”在赵国的一组是( )

①入璧而秦弗予城    ②秦出城而璧归      ③璧入而城弗予

④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   ⑤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⑥使舍人怀而逃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④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作者却不赞同这一看法。

B.作者认为秦国最初要得到和氏璧是虚情,借此来窥视赵国是实情。

C.作者认为蔺相如派手下的人怀揣和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在秦国。

D.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他在渑池与秦国的强硬较量,柔韧使廉颇惭悟,就显出了他过人的才能。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