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对孕()周的孕妇,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即服()糖一小时后,测静脉血糖含量。

答案

参考答案:26-30;50g

不定项选择 共用题干题

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投产,原材料中W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W材料12月月初结存为零。甲公司2013年12月发生的有关W材料的经济业务如下:(1)12月2日,从乙公司购入W材料10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40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验收入库过程中发,生检验费用1000万元,检验完毕后W材料验收入库。(2)12月5日,生产领用W材料300吨。(3)12月8日,从丙公司购入W材料19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083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8411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已验收入库。(4)12月10日,生产领用W材料600吨。(5)12月12日,发出W材料1000吨委托外单位加工(月末尚未加工完成)。(6)12月15日,从丁公司购入W材料10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60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0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已验收入库。(7)12月17日,生产领用W材料1500吨。假定:甲公司领用W材料生产的产品在2013年度全部完工,且全部对外售出。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2)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关于甲公司12月份领用W材料和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12月5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为12300万元

B.12月10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为24600万元

C.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的W材料的成本为55400万元

D.月末结存W材料的成本为87000万元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藤野先生》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②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业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③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载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④“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⑤“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⑥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意是怎么一回事呢?”

1.作者为何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

                                                                                                                            

3.“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4.⑤⑥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5.从③至⑥段看,课文在写人上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