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苏轼是北宋诗坛上的第一大家?
参考答案: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而就创作成就而论,苏轼无疑是当时的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涛都是出类拔萃的。
首先,在诗歌内容上表现为对社会的干预和对人生的思考。苏轼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合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他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而是对封建社会中出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如晚年所作的《荔支叹》。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等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其次是对艺术技巧的娴熟运用和超越。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苏涛中的比喻生动新奇,层出不穷,如《百步洪》中连用七喻描摹奔水:“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真正做到了妙喻连生。苏诗的用典稳妥精当,且浑然天成,达到了如水中着盐的妙境。例如他作诗安慰落第的李廌“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就堪称用典精妙的范例。苏诗中的对仗则既精工又活泼流动,构思打破常规,如《过永乐文长老已卒》中的“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对法生新,不落俗套。
再次是有必达之隐而无难显之情的表现能力。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评苏诗说:“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乍、杜后为一大家也。”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人诗的题材。临流照影,汲水煎茶,都是极其平常之事,但苏轼写成“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显示出驾驭题材的非凡能力。
最后,体现出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苏轼对诗歌风格主张兼收并蓄。苏轼尤其重视两种互相对立的风格的融合,所以在评论他人诗文时提出了“清远雄丽”、“清雄绝俗”的术语。苏轼在创作中十分注意使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互相调节,毫无疑问苏诗的主导风格是雄放,有些作品甚至有粗豪而缺少馀蕴的缺点,然而苏诗中许多佳作已经做到了刚柔相济,从而呈现出“清雄”的风格。
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