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建设项目经批准的双代号网络施工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单位:月)。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为了保证A工作的施工质量,扩大基底处理面积,导致费用增加3万元,A工作持续时间增加了1个月。事件2:项目施工9个月后,由于设计变更,总监理工程师通知施工单位新增K工作。K工作持续时间为4个月,在B和C工作完成后开始,且在H和G工作开始前完成。事件3:因施工图设计错误原因,F工作实际工程量有所增加,从而导致费用增加20万元,工作持续时间增加1个月。事件4:G工作施工期内连续降雨累计达1个月(其中:0.5个月的日降雨量超过当地50年气象资料记载的最大强度),导致G工作实际完工时间比原计划拖后1个月,施工单位停工损失3万元。事件5:由于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质量不合格造成返工,H工作实际完工时间比原计划拖后0.5个月,经济损失5万元。施工单位就以上事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费用补偿和工期顺延要求。

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5个事件逐项说明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补偿和工期顺延能否成立?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索赔分析。

(1)针对事件1,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补偿和工期顺延不能成立。理由:属于施工单位的责任。

(2)针对事件2,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补偿和工期顺延可以成立。理由:设计变更属于建设单位承担的责任。

(3)针对事件3,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补偿可以成立,提出的工期顺延不能成立。理由:图纸错误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可以提出费用补偿;F工作的总时差为5个月,为非关键工作,不影响总工期,所以工期顺延不成立。

(4)针对事件4,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补偿可以成立,工期顺延不能成立。理由: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导致承包人损失的,建设单位应承担;所以可以提出费用补偿;G工作的总时差为1个月,不影响总工期,所以工期顺延不成立。

(5)针对事件5,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补偿和工期顺延不能成立。理由:属于施工单位的责任。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没有人知道这些树叶是何时掉下来的,世界上有无数关于树和森林的书,但没有一本描述过一片叶子的落下。在那些文字里,一片叶子只是一个名词和些许形容词的集合体,没有动词,每个人都看见过这些树叶,一片叶子的落下包含多少美丽的细节啊!然而永远不会有人听见一片树叶撞到风的时候的那一次响声,就像在深夜的大街上发生的车祸,没有目击者,永远没有。一切细节都被抹去,只被概括为两个字“落叶”。这些被叫做“落叶”的东西,看上去比栖居在树上的年代更为美丽悦目,没有生命支撑的花纹,凝固在干掉的底基上,有鱼的美,又有绘画的美;由于这些美来自不同时间内的单个的死亡,因而色彩驳杂、深浅不一,缺乏某种统一的调子,它们的丰富使“落叶”这个词显得无比空洞。“落叶”是什么?没有落叶,只有这一片深红的或那一片褐黑的,一个诗人永远想不出用什么意想来区别、表现它们,这景象在文学史上像“落叶”这个词一样空白。

1.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请结合语境,说说以下句子的含义。

(1)它们的丰富使“落叶”这个词显得无比空洞。

(2)这景象在文学史上像“落叶”这个词一样空白。

3.“落叶的美”体现在那些方面?

4.作者对“落叶”的情感态度怎样?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