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供电企业和用户应如何签订供用电合同,其具体条款有何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允许变更或解除供用电合同?

答案

参考答案:

供电企业和用户应当在供电前根据用户需要和供电企业的供电能力签订供用电合同。供用电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供电方式,供电质量和供电时间。

(2)用电容量和用电地址,用电性质。

(3)计量方式和电价,电费结算方式。

(4)供电设施维护责任的划分。

(5)合同的有效期限。

(6)违约责任。

(7)双方共同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条款。

供用电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必须依法进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允许变更或解除供用电合同:

(1)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同意,并且不会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扰乱供用电秩序。

(2)由于供电能力的变化或国家对电力供应与使用管理的政策调整,使订立供用电合同时的依据被修改或取消。

(3)当事人一方依照法律程序确定确实无法履行合同。

(4)由于不可抗力或一方当事人虽无过失,但无法防止的外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

问答题 简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8分)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临时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能走。                                选自杨振宁《邓稼先》

小题1:文章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2:依据文章内容,你认为邓稼先的手是否会颤抖?请说明理由。(3分)

小题3:“我不能走。”简短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