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冷战期间,美国积极充当“国际警察”,遭到非西方国家的普遍谴责。但是冷战结束十多年后,兴起一种容忍、认可、甚至要求美国更多干预的舆论。美国等西方国家把冷战的胜利视为西方“民主”的胜利,加紧推销西方的民主和 * * 思想,推动“ * * 国际化”和联合国“ * * 中心化”。西方的人道主义干预思想渗透到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和制裁行动中,现行国际关系准则特别是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受到挑战。
——摘自魏宗雷《西方“人道主义干预”理论与实践》
(1)“非西方国家”的主要类别有哪些?(3分)“非西方国家”普遍谴责美国的主要依据是什么?(3分)
(2)指出冷战结束后兴起“更多干预”的原因。(6分)并归纳西方国家推行“人道主义”干预的主要手段。(3分)
(1)类别:冷战时期,一是社会主义阵营,二是不结盟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冷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3分)
依据:民族独立;主权自决;不干涉内政。(3分)
(2)原因:冷战结束后,国家内部问题突出,为干预提供可能;世界恐怖主义猖獗,对部分主权国家产生威胁;美国国力强大的制度迷惑性;“人道主义”理论具有一定的普世性质。(6分,回答其中三点即可)
手段:借联合国安理会,进行经济制裁;武力干预;高举“ * * ”高于主权理论,干涉别国内政;扶持主权国家内部亲西方势力等。(3分,回答其中三点即可)
题目分析:(1)第一小问类别可以从冷战前和冷战后来分类回答,冷战前从两大阵营角度说明,冷战后从发展中国家说明:冷战时期,一是社会主义阵营,二是不结盟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冷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第二小问依据从民族、主权和国家主权等角度分析。
(2)第一小问从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失衡、国家矛盾突出、恐怖主义泛滥以及美国霸权需要等角度回答,主要原因有:冷战结束后,国家内部问题突出,为干预提供可能;世界恐怖主义猖獗,对部分主权国家产生威胁;美国国力强大的制度迷惑性;“人道主义”理论具有一定的普世性质。第二小问从联合国、动用武力、用“ * * ”论、扶持亲美 * * 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