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K+、H+、NO3-、[A1(0H)4]-

B.能与铝片反应产生氧气的溶液中:Al3+、Cl-、Fe2+、NO3-

C.在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D.含有较多Fe3+的溶液中:Na+、S042-、SCN-、I-

答案

答案:C

A不能,[A1(0H)4]-不能与H+共存。

B不能,能与铝片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在碱溶液中,Al3+,Fe2+不能共存,在酸溶液中,NO3-表现出强氧化性,可以将Fe2+氧化成Fe3+

C可以,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Na+、Ba2+、Cl-、Br-这些离子既可以在酸溶液中共存,也可以在碱中共存,且互相不反应。

D不能,三价铁离子可以将碘离子而不能共存,而三价铁离子也可以与SCN-反应形成络合离子不能共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12分)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并不能保证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艺术品,就像并不是把色彩涂抹到画布上的作品都是合格的绘画作品一样。书法有低级的功能,书写汉字总是对身心有益,所以孩子们可以在毛边纸上随意练习或老人为健身而蘸水在公园的地上书写,书法不区分高低贵贱,它允许一切人以它的名义表达自己的情怀;书法还有高级的功能,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比书法更能表现自己胸怀的艺术了,历史上的书法杰作是人类精神的奇迹——显现心灵自由的奇妙痕迹。
精神性表现出高度自由是以物化的时间中的空间来实现的——这是书法艺术之区别于任何一门西方艺术的地方。心灵的自由必须通过物质的中介体现出来,绘画使用色彩,雕塑使用石头、青铜、木材等材料,音乐借助声波,中国书法则借助宣纸和黑色墨汁。心灵自由是内心的活动,人的自由之不同于石头的滚动在于他的行走是自主的自为活动——人以自己肉体的活动显示心灵的自在。释迦牟尼可以不说一词来说法,但他手里毕竟还拈着金色波罗花,就是说,没有物质的中介则心灵的活动无法体现出来。任何视觉艺术都是空间性的,因为艺术的中介物都占据空间,但书法之不同于一般视觉艺术在于它还具有时间性。一个绘画或雕塑作品的完成固然需要时间,但一个完整的绘画或雕塑作品是它的整体性进入你的眼帘,没有如音乐那样有一个时间的开始和结束;一个音乐作品不是指写在纸上的音符,而是通过乐器演奏出的声音,但声音是随着时间发生并消失,并不像绘画那样留下痕迹。但书法艺术既有绘画的空间性又有音乐的时间性,一件书法作品是由一连串的汉字组成,欣赏书法就需要像欣赏音乐那样有一个开始和结束,这是它的时间性;而它又比音乐多了空间性,就是它的过程是以可见的线条来完成,而线条是在纸上的空间表达出来的,不是如声音那样会在空间中消失。书法艺术这种独具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的结合就使书法的表现力超越了空间性的绘画和时间性的音乐的表现力。
草书的美妙在于线条变化的丰富性。希腊人也知道曲线是最美的,但他们却没有纯粹线条的艺术,他们的曲线是附丽于描述真实物象的绘画或雕塑的人体或服饰的皱折中。驾驭毛笔比驾驭画笔或刻刀需要更多功力是由于毛笔的柔性。毛笔的柔性对于手指力度的敏感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心灵的微妙变化;这一点只有独奏演奏家演奏音乐状态可与之相比。相对说来绘画尽管也能反映心灵自由,但由于绘画可以反复修改,则画家可以把自己的真实心灵伪装起来。在中国书法艺术中,草书是书法艺术中的最高形式,因它最富表现力。
小题1:书法作品要成为艺术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书法作品的创作对身心有益
B.书法作品允许一切人以它的名义来表达
C.书法作品显现了心灵自由,体现了人类精神
D.书法作品需要借助宣纸和黑色墨汁来表现
小题2:从求同角度说到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区别的一项是(  )
A.书法艺术不同于一般视觉艺术还在于它具有时间性
B.书法艺术既有绘画的空间性又有音乐的时间性
C.书法艺术在纸上的空间表达而不会像音乐那样消失
D.书法艺术超越了空间性的绘画和时间性的音乐的表现力
小题3:以释迦牟尼手拈金色波罗花为例是为了说明(  )
A.心灵的自由必须通过物质的中介体现出来
B.中国书法则借助宣纸和黑色墨汁
C.心灵自由是内心的活动
D.人以自己肉体的活动显示心灵的自在
小题4:请根据文意,概括“书法艺术”的两个特点。(3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