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艾青在艺术上是如何借鉴西方象征派诗歌的。

答案

参考答案:

在借鉴西方象征派诗歌的过程中,艾青既有吸取也又改造,他既勇于吸收象征派能表现生活的艺术手法,又能剔除其神秘主义、颓废主义、唯美主义的糟粕,具体而言,他对象征派艺术手法的借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诗歌内容的象征性。

象征主义运动中承前启后的诗人、理论家马拉美认为,艺术是用象征体镌刻出来的思想。他提倡用形象“暗示”的手法去表现对象。为使自己的诗歌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艾青在创作中借鉴并运用了象征派注重用形象去暗示的象征手法,他的诗多半是借助于大自然中某些客观事物作为自己心灵感受的对应物,这不但拓展了其诗作的思想内涵,而且使之更富有质感和立体感。考查艾青的创作,可以发现每一个时期他的代表诗作都可以说是“象征体镌刻出来的思想”。但同时马拉美又宣称“诗里应该经常有谜”,艾青对此是很不以为然的。他说:“晦涩是由于感觉的半睡眠状态产生的;晦涩常常因为对事物的观察的忸怩而产生。”因此他的诗象征而易懂,含蓄而不晦涩,能使人产生“思而得之”的兴味,决不同于那些蓄意制造神秘气氛的象征派作品,而且他也没有把西方象征派那些消极悲观的基调照搬过来。而是把他对中国现实的深刻观察形象地描绘出来。

其次是诗歌形象的流动性。形象的流动性是象征派艺术原则之一,是指诗人必须捕捉自然万物的象征含义,与之感应相通,让物质世界合精神世界交融一体,并造成读者各种官能感受互相转换合交流。象征派认为自然是个“象征之林”。象征派诗人大用特用感觉移借的交感手法,造成诗歌意象的流动性,既能使描绘的客观对象人格化,又能让诗人主观心灵具体化。艾青也认为外界客观世界和诗人主观世界是感应相通的,在诗歌中同样可以“给声音以彩色,给颜色以声音,使流逝变幻者凝形”。只有在诗人的世界里,自然与生命有了契合,矿野与山石能日夜喧谈,岩石能沉思,河流能絮语„„风、土地、树木都有了性格。艾青借鉴了象征派的形象流动性的交感技艺,并使之与自己真切的生活感受融为一炉,熔铸成自己独特的诗歌艺术。

第三是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马拉美要求“诗中各样东西都化为音乐发出来”,以致主张用谱写乐谱的方法写诗。艾青也赞成诗歌要有音乐旋律感,但他不象象征派这样走上形式的极端,他认为:“只有和情绪相结合的韵律,才是活的韵律。”他认为生活旋律就是诗歌的节奏,反对用传统的格律概念限制住新诗自由活泼的发展,是诗歌创造格律,不是格律创造诗歌。这不仅是对象征派也对传统格律概念进行了改造,将音乐的内在旋律引进新诗的语言节奏之中,他主张诗要有“散文美”,亦即“口语美”,他写的大多数诗是章无定节,节无定韵,形无定字的自由体,但那内在的节奏和独特的旋律,使人感到具有高度的诗意的美。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题。(12分)

知识的责任

罗家伦

①知识分子应该担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知识的责任。所谓知识的责任,既指学术责任,更指社会责任。

②担负学术责任,他的前提是建立起负责任的思想。怎样才算负责任呢?它需要搜集大量的事实根据,再经过逻辑的审核,最后形成周密的体系。从这个标准来看,建立负责任的思想是很艰辛的,需要漫长的过程,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在实验室做实验,受伤的人不知有多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再如去荒山沙漠勘探,因为天灾人祸而死伤的人也不知有多少。他们不依赖空想和幻想,他们看重实验,这便是对思想负责任。

③担负学术责任,还要能对这种思想去负责。思想一旦建立之后,就应该去发表,去推进,去扩充。在发表以前,当然要斟酌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做出发表的决定之后,如果没有新的发现或修正,也没有为别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以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有力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比如哥白尼最先发表地动学说,说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及其他行星都在他的周围运行,他因此受到教会的迫害。后来布鲁诺继续研究,认可了这个思想,并极力传播,结果惹怒了教会,被处以极刑。伽利略继起,凭借物理学的证明,发扬光大了这种学说,却为此锒铛入狱。他们虽受尽困辱,但科学思想因他们的负责而熠熠生辉。

④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还应为社会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做“社会的良心”。他们要用责任的思想照亮时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世人,否则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天赋?如果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史先哲的伟大遗留?在中国,知识分子被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天降大任义不容辞的态度,去担当领导大众继往开来的责任。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抱负,他才被称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胸中十万兵”,也是由此而来的。

⑤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知识分子?让我们互相勉励,勇敢地担负起知识的责任来,克服困难,振兴民族。(节选自《历史的先见----罗家伦艺术随笔》,有删改)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小题2:把握文章结构并填空。(2分)

小题3:按照要求回答下面问题。(5分)

(1)第②节加点的“负责任”在文中指什么?(2分)

                                                               

(2)第③节举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三个人的例子,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小题4:罗家伦先生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抱一种天降大任义不容辞的态度,去担当领导大众继往开来的责任”。下列材料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黑暗的官场,陶渊明拂袖而去,在田园“著文章自娱”,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

B.面对国势倾颓,文天祥苦苦支撑,领兵报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光耀青史。

C.面对麻木的国民,鲁迅毅然弃医从文,在茫茫的黑夜中呐喊,激励爱国者不断前行.

D.面对独裁统治,闻一多拍案而起,大声地“说了个痛苦”,来唤醒民众追求民主。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