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地分类常用土壤、植被、地形等因子分类,因此立地分类是()。
A.土壤分类
B.植被分类
C.地形分类
D.综合体分类
参考答案:D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汤显祖的一句诗,安徽省境内河湖纵横,江苏人的性格也具 有了“水的特征”——柔和、低调、不张扬。 “黄山松”的“新时期安徽精神”,在安徽大地到处传扬,激励着人们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自强不息精神是中 * * 的内在气质
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④社会意识源于社会存在又先于社会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材料二: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