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一位父亲给上初中的儿子写了这样一封信(摘录):

“儿子,你还记得今年春节,你随意放烟花,炸破了手,还烧着了邻居家的草垛,而你却跑开了。” “你应该记得那次你骑车急急忙忙往学校赶,撞倒了一位行人,导致行人骨折。…你肯定记得,有一回你同所谓的好朋友带着具有杀伤力的弓箭,去动物园射杀动物,结果路人报警,一下子来了三辆警车。” “儿子,今天我高兴地看到,你长大了,你也逐渐成熟了,作为父亲,我会一直关注你的成长。”

(1)请帮助材料中“儿子”认识自身的行为。(要求:写出三条,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照材料中“儿子”的行为,反思我们自己的行为,让我们来制订改变不良行为的计划。

①我目前最突出的不良行为(或倾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种行为可能给我带来的危害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准备采用的具体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意识。玩火可能导致火灾,伤害自己,侵犯其他公民的合法财产。②不遵守交通安全,法制观念不强,侵犯了其他公民的人身权利。③射杀动物缺乏生态环保意识,既是不道德的,又是违法的。

(2)范例:①抽烟。②损害身心健康,影响学习,违反校规校纪,不符合《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容易引发违法犯罪。③加强自律意识,坚决不买烟、不抽烟、抑制诱惑;请老师、同学、家长来监督、帮助;将精力投入到学习或有益的活动中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分)

材料一  民族主义在中世纪尚未成型,当时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因而在那些世纪里,无人知晓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

……民族主义直到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出其近代的形式。由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而国家也就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已经是由公民(19世纪末以前仅指有财产的公民)组成的。                            ----上述材料均引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另一方面,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念,而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又首次提出了“中 * * ”的概念。梁启超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他于1902年2~4月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光明日报》

材料三   德意志人在普鲁士的领导下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于1870~1871年击败法国,然后建立起了他们的德意志帝国。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在此之前,为了反抗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掠夺。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主义运动。其中典型的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等。

----《全球通史》

材料四  在北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美国人民经过6年多的艰苦抗战,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1)概括材料一中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梁启超提出“中 * * ”“民族国家”等概念的主要原因和目的。(3分)

(2)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与北美“民族主义”获胜方式的异同。(3分)

(3)概括19世纪中期东西方民族主义运动的不同特征。(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