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人说过:“和谐来自互信,失去互信的双方,看到的只有敌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爵士在将1932年的国际形势与洛迦诺时代的国际形势作比较后说道:“我察看了当今的世界,并将现在的情况与那时的情况作了对比,我不得不承认,由于某种原因,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时,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总统
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张伯伦所述、恐惧和威胁。为了避免这种”,张伯伦担任首相后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苏联采取了什么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彩虹”喻指什么?“我们的理想”是什么?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德黑兰会议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表现:在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加紧了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德国法西斯纳粹党通过欺骗宣传成为国内第一大党,为希特勒上台奠定了基础;日本军国主义猖獗,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法西斯国家地位提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苏联与西方国家矛盾加剧。
英国外交政策: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纵容法西斯的侵略。苏联采取的行动:与法西斯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喻指:苏、美、英等国的互信和合作。
理想:打败德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