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古人的这个梦想如今足不出户即可实现,通过(),便可随时读到大量的书刊资料,浏览各地的风景名胜。

A.电视

B.广播

C.Internet

D.电话

答案

参考答案:C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③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④不久,布谷鸟也来了。⑤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⑥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⑦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问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⑧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冒载途的寒冬。⑨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泉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从整体把握的角度看,选文开头一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应该是从开头到第_________ 句。从结构上看,这两层是_________ 关系。

2.第⑨句中“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一短语可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物候知识,模仿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特点,完成下面两个句子。  

腊梅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枫叶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