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传承民主”

有学者认为,民主的传统通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贤的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1)在雅典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被誉为是“两个里程碑”,而伯里克利时代则被称为“全盛时期”。那么,能够反映“里程碑”“全盛时期”的核心举措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梭伦改革打破血缘门第,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扩大城邦政治的社会基础,开民主政治之先河;克利斯提尼改革进一步清除财产影响,按地域划分公民,确立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代将所有公共权力机构的公职对全体公民开放,保证人人可以担任公职,民主政治迎来全盛时期。

(2)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势力;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即主要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参加的等级代表会议,等级君主制应运而生。

判断题
论述题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材料一:在城镇化中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和城镇化率情况: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已到80%。

材料二: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左右的投资,一个城镇人口相当于3个农村人口的消费。城镇化还会刺激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结合材料二分析推进城镇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12分) 

材料三: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结合材料三说明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保留村庄原始风貌,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意义。(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