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名词解释

泡沫经济

答案

参考答案:

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虽然日本经济一度因日元升值出现萧条,但在低利率政策和内需旺盛的推动下,出现了从1986年11月到1991年4月长达53个月的经济景气。与此同时,因日元升值而产生的大量富余资金进入股市和不动产市场进行投机性投资,由此造成股票及土地价格的上升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率。这种虚拟资产膨胀速度远远超过实际资产膨胀速度的现象被称为“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时期,大量资金用于在国外购买房地产和娱乐业,同时外汇储备额迅速增加,国内形成了大国主义思潮。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大型防洪工程由政府投资兴建。项目法人委托某招标代理公司代理施工招标。招标代理公司依据有关规定确定该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招标公告在当地政府规定的招标信息网上发布。招标文件中规定:投标担保可采用投标保证金或投标保函方式担保。评标方法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技标价法。投标有效期为60天。
项目法人对招标代理公司提出以下要求:为避免潜在的投标人过多,项目招标公告只在本市日报上发布,且采用邀请方式招标。
项目施工招标信息发布后,共有9家投标人报名参加投标。项目法人认为报名单位多,为减少评标工作量,要求招标代理公司仅对报名单位的资质条件、业绩进行资格审查。开标后发生的事件如下:
事件一:A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为8000万元,为最低报价,经评审推荐为中标候选人。
事件二:B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为8300万元,在开标后又提交了一份补充说明,提出可以降价5%。
事件三:C投标人投标保函有效期为70天。
事件四:D投标人投标文件的投标涵盖有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印章,但没有加盖项目负责人的印章。
事件五:E投标人与其他投标人组成联合体投标,附有各方资质证书,但没有联合体共同投标协议书。
事件六:F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为8600万元,开标后谈判中提出估价为800万元的技术转让。
事件七:G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最高,故G投标人在开标后第二天撤回了其投标文件。

项目法人对招标代理公司提出的要求是否正确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