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日:“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日:“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日:“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日:“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望桓侯而还走( )_____
②汤熨之所及也( )_____
③火齐之所及也( )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的意思。
之:①故使人问之( )
②司命之所属( )
③君之病在肠胃( )
④孟浩然之广陵( )
以: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②臣是以无请也( )
3.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古今异义。
①居十日,扁鹊复见;古义: 。今义: 。
②不治将益深;古义: 。今义 。
③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④故使人问之;古义: 。今义: 。
⑤望桓侯而还走;古义: 。今义: 。
⑥将益深;古义: 。 今义: 。
⑦使人索扁鹊;古义: 。今义: 。
4.填空。
①扁鹊, 时医学家。姓____,名 ,渤海郡莫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②韩非(约前280--前233), 末年 人,著名 家,先秦 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史记》说他,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主张法治,反对儒家的礼治。与____、 、 并称”。其代表作品有《____》、《____》等。本文选自其《____》一书。该书中许多寓言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如 、 、 等历来为人们喜爱、传诵
5.下列文中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还(xuán)走
B.腠(zòu)理
C.汤(tāng)熨
D.火齐(qí)
6.本文是篇比较短小的寓言故事,但对扁鹊与蔡桓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由本文内容演变成的成语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写了扁鹊几次见蔡桓公?为什么最后一次见到时他转身而跑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觉得扁鹊和蔡桓公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蔡桓公最后因讳疾忌医而死,从他身上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