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
参考答案:
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
如图所示,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的功率,某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离出发线5m、10m、20m、30m、……70m的 地方分别划上8条计时线,每条计时线附近站几个学生,手持秒表。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受测者全力骑车由出发线启动,同时全体学生都开始计时。自行车每到达一条计时线,站在该计时线上的几个学生就停止计时,记下自行车从出发线到该条计时线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完成下表中空格的数据:
从数据分析可知:该同学骑自行车由静到动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匀速。关于加速的原因正确的是:_____
A.人骑自行车的牵引力等于阻力
B.人骑自行车的牵引力大于阻力
C.人骑自行车的牵引力小于阻力
D.都有可能
(2)本次实验中,设运动过程中,学生和自行车所受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15Ns/m,则在匀速运动过程中人骑自行车的牵引力为F=________N,若整个过程中该同学骑车的功率P保持不变,则P=___________W。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 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 .
(2)实验过程中,在杠杆的两侧挂上钩码后,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 _________ .如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应通过调节钩码的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来实现,而不能再调节 _________ .
(3)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 N(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
(4)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