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女性足月新生儿,第1胎第1产。娩出经过顺利,无窒息,母乳喂养。生后18h出现黄疸并加重,胎粪已排空。生后第3天住院。体检:皮肤、巩膜中至重度黄染,心、肺听诊正常,肝肋下2.5cm,脾未及。血红蛋白12.5g/L,网织红细胞0.05,白细胞数11×10/L。中性粒细胞0.7,血型A。血清总胆红素:255μmol/L(15mg/dl),一分钟胆红素8μmol/L。

该患儿诊断首先考虑()

A.新生儿败血症

B.新生儿溶血病

C.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D.母乳性黄疸

E.先天性胆道畸形

答案

参考答案:B

问答题

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常使用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萌动的拟南芥种子可获得大量突变体。

(1)若诱变后某植株出现一个新形状,可通过()交判断该形状是否可以遗传,如果子代仍出现该突变性状,则说明该植株可能携带()性突变基因,根据子代(),可判断该突变是否为单基因突变。

(2)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

由图可知,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乙烯与()结合后,酶T的活性(),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可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

(3)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1#)在无乙烯的条件下出现()(填“有”或“无”)乙烯生理反应的表现型,1#与野生型杂交,在无乙烯的条件下,F1的表现型与野生型相同。请结合上图从分子水平解释F1出现这种表现型的原因:()。

(4)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纯合体(2#)仅丧失了与乙烯结合的功能。请判断在有乙烯的条件下,该突变基因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的显隐性,并结合乙烯作用途径陈述理由:()。

(5)番茄中也存在与拟南芥相似的乙烯作用途径,若番茄R蛋白发生了与2#相同的突变,则这种植株的果实成熟期会()。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