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也
参考答案:
最常见的注释格式;它采用判断句的形式,直释其义。这种格式,注释的内容很广,单词、词组、句子、实词、虚词、名物、制度都可用这种格式注解。
填空。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______,______代著名书画家、诗人。本诗第一句用一个___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的______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的生命力___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的精神。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______诗”。“闻”是______的意思。“官军”指______。这首诗通过写诗人____________的感受,表达了广大人民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感情。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______的一首吟咏______的词,本词上片写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____________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突然发现,表现_____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对____________和对____________。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的“子”是______;这句话出自他和他的学生的语录集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告人甲某原系某县公安局预审员,于2005年6月29日至8月26日在办理张某抢劫案期间,接受被告人张某家属的请托,对张某的年龄进行了涂改,把1986年生改为 1988年生,即由年满18岁改成不满18岁,在制作起诉意见书时,又把“张某用砍刀威逼”情节的“用砍刀”三字予以隐瞒。此间,甲某先后两次收受被告人家属的人民币40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某构成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应该数罪并罚B.甲某构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应该择一重罪处断C.甲某构成包庇罪和受贿罪,应该数罪并罚D.甲某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应该择一重罪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