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多制式大屏幕彩色电视机,采用了固定中频的作法,固定中频的频率是()。
A.44.1MHz
B.38kHz
C.35MHz
D.38MHz
参考答案:D
杨某与柳某之间订有买卖合同,约定杨某以30万元的对价购买柳某的一批货物且郑某为杨某的保证人,杨某同时提供价值10万元的汽车作为担保。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杨某与柳某协议,柳某将债权转让给赵某,杨某的债务仍由自己承担,除非郑某对此作出同意的书面表示,否则因此可以免除担保责任B.若郑某对杨某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方式采约定,则郑某应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连带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C.若由于该货物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杨某与柳某协商提高售价,杨某以35万元的对价购买该批货物,杨某与柳某将此事书面通知了郑某,郑某仍应对该合同承担担保责任D.后来杨某未如约支付货款,柳某放弃价值10万元的汽车担保,则在此范围内郑某免除担保责任
浏览史书,常常会发现一些对我们今天很有启迪的故事。《三国志》记载:建安五年春,袁绍积极秣马厉兵,统领十万大军准备伐曹。谋士田丰队袁绍说:“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袁绍不听,丰恳谏,绍大怒,命将田丰下狱。官渡一战,曹操大破袁军。绍既败有人对田丰说:“群必见重。”田丰却说:“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袁绍回来,果然把田丰杀了。
田丰反对袁绍伐曹的意见,不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么?那么为什么还要杀田丰呢?这个问题似乎有些令人费解,然而,好好思索一下,也不是难得出答案来的。袁绍之所以要杀田丰,关键在于田丰伤了袁绍的“面子”,破坏了他的“威信”。因为你反对我,你对了就意味着我错了,这还了得。作为谋臣的田丰正式深深了解袁绍之为人,所以当有人向他道喜时,他却想到了“吾其死矣。”
由此联想到今天我们某些单位的个别领导,他们在工作上总喜欢搞独断专行,听不进去半点不同意见,但为“面子”和“威信”,可以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顾,拗着要下面“坚决照办”。他们一旦犯了错误,更是文过饰非,对那些反对他们并被实践证明是反对对了的人,则是耿耿于怀。虽然这些人不能像袁绍对付田丰那样向提意见的同志开刀,但他们手里有权,瞅准机会暗里打击报复,待时机一到,就把“小鞋”在那些同志的脚上一套。可以说,在这些同志的身上很有几分“袁绍遗风”。
列宁曾经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据说,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在历史上,凡是不懂得,不认识自己的真正实质,既不了解实际上(而不是凭自己的想象)倾向于哪些阶级的人们、集团、派别、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年袁绍以为杀了田丰,就可以掩盖自己的愚蠢,维护自己的“威信”。结果落得为天下哂笑。今天我想有必要给某些人也敲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请君以袁绍为戒!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袁绍遗风”的特点()
A.独断专行
B.顾及面子
C.打击报复
D.贪污受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