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离心泵的轴承箱用30#机油或40#机油代用;蒸汽往复泵汽缸用()油。

答案

参考答案:24#汽缸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语段阅读。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 平险指通豫南达 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用“/”给文中第二、三段没有加标点的句子断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

(1)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

(1)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_____”而言的。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下面句中加粗词的表达作用。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的表达作用。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小男孩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小男孩的作文《愿望》,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是一个怎样的愿望。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