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如果发现某个小区下无法向其它小区切换,虽然此时存在电平值明显高于主小区的邻区,请论述可能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答案

参考答案:

ANS:可能原因可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类

1)设备问题:如时钟漂移,目标小区载频工作不正常,载频输出功率降低,载频无法占用等

2)网络参数设置不合理:如,服务小区邻小区不完整,存在近距离同频同BSIC问题,“允许的NCC”中没有加入目标小区NCC,外部小区描述数据表”的CGI、BCCH、BSIC等与对方实际数据不符

3)切换参数不合理,如:切换的触发和比较门限太高,导致无法及时切换。

4)MSC中配置的“位置区小区表”的BSC的目的信令点错误,MSC的REMOTELAC表定义不全或错误

5)与其他厂家对接对端在A接口、E接口的各类信令与我方不一致,不能识别或不支持,导致切换失败。如语音版本、切换号码、TUP电路、寻址方式(CGI或LAI)等

6)工程参数设置不合理:引起切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天线接反和天线接为鸳鸯线,以及由于越区覆盖而导致孤岛效应

7)无线环境:目标小区无线无限环境太差,如干扰严重、上下行链路不平衡

8)话务原因:目标小区话务太高,无空闲信道;或者目标小区传输出现故障(误码率高或传输瞬断),BSC虽然判断有TCH资源,但是无法激活地面电路资源,导致切换失败。

9)采样数太少,不够切换判决的条件。

解决措施:

(1)校正时钟,更换故障载频;

(2)设置合理的网络参数,如:尽量避免同BCCH同BSIC,外部小区的参数设置正确,允许的NCC设置正确;

(3)调整切换参数门限,调整切换窗口,以便让切换及时地进行;

(4)跨MSC切换时保证REMOTELAC的设置正确;

(5)保证不同厂家设备在设备接口和信令配合上的兼容性;

(6)检查天馈系统的工程质量,特别是检查是否存在天线接反的情况;

(7)排除网内以及外部干扰,

(8)解决目标小区的拥塞问题;

(9)保证稳定的传输质量。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4个小题

  所谓太阳能发电卫星是指载太阳能电池壁板的卫星。它在轨道上保持与地球同步时,所产生的电能交换成微波束送回地面使用。日本科学家设想的太阳能发电卫星SPS2000大致上由两个系统组成。一是在宇宙空间进行发电的卫星,二是在地面上接收从卫星发回来电波的受电设施。

  发电卫星的形状为每边336米的正三角柱,柱长为303米。三角柱的两个侧面布满着非晶态硅太阳能电池,发电功率为每平方米1.4千瓦。剩下的朝着地球的这一面的中央,放置着边长为 132米的正方形的送电天线。

  发电卫星的组成,除发电、集电以及送电部分外,还有起通信、控制作用的总线部分,形成卫星骨架的结构部分,用于组装和维护用的机器人等,总重量约240吨。

  接收卫星发回来的微波能束,并将其变换为电能的地面设施称为受电设施。它由负责卫星跟踪和进行受电控制的控制部分,以及负责送电和储电的部分等组成。为了能把卫星发送回来的全部电能都接收下来,需要直径2千米的受电设施。受电设施分布在若干地方,当每次卫星对一个地方的受电设施送电时,可以受电的时间为227秒,而受电的周期为116分左右,可平均连续地发出 250千瓦的电能。

  由于受电设施非常庞大,所以有人设想采用线网状反射式的受电设施,可以只把电波集中起来,而能从网眼中透过80%以上的阳光,从而不对环境造成影响。

  从卫星上向地面受电设施送电的机构,接收从地面上往卫星发送的导向电波束,根据这一电波束,卫星便能计算出受电设施位于什么地方,然后相应地改变电微波的相位,使微波束朝着受电设施方向送电。所以受电设施以外的地方,不用担心高能电微波束的照射。就是在受电部分电能量密度最高处的受电设施中心部分,电能量密度也在每平方厘米1毫瓦以下(每平方米10瓦以下)。完全能够满足在2.45兆赫时国际安全标准的要求,对人体和环境都不会有影响。

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太阳能发电卫星受电设施是指能负责卫星跟踪,并接收卫星发回来的微波能束的地面设施

B.要把卫星发送回来的全部电力都接收下来,太阳能发电卫星需要直径2千米的受电设施

C.太阳能发电卫星可平均连续地发出250千瓦的电力

D.太阳能发电卫星庞大的受电设施可以只把电波集中起来,从而不对环境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