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002年5月,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生产设备,签发了一张为期6个月的商业汇票。乙公司将该票据转让给丙,丙在汇票上记载“质押”文句,并在票据上签章后交给丁,丁将汇票又转让给戊。戊向银行提示付款。 甲公司收到乙公司交付的设备后,认为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甲、乙公司因此发生争议。甲公司遂通知银行停止支付票据款。 2002年10月9日,甲公司会计室被盗,除丢失现金外,还丢失1张商业承兑汇票。甲公司到银行办理了挂失止付手续。A将从甲公司盗得的汇票以甲公司的名义向B公司购买电脑一台,B公司不知该汇票是A盗取的,收下了汇票,并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C。C在汇票上注明“不得背书”字样后将该汇票转让给了D,但D又将其转让给E。10月25日,E持该汇票向银行提示付款。银行将票据款支付给E。甲公司得知后提出异议,银行认为甲公司挂失止付已过12天,未收到法院的止付通知书,挂失止付通知书已失效。甲公司认为该汇票已经挂失止付,票据已失效。银行不应明知票据已丢失仍然付款。 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银行能否以甲公司与乙公司存在合同纠纷为由拒绝支付票据款 (2)若戊未获提示付款,甲、乙、丙、丁应否向戊承担票据责任 (3)B、C、D、E对甲公司丢失的票据进行的票据行为是否有效 (4)银行认为甲公司挂失止付已过12天,未收到法院的止付通知书,挂失止付通知书已失效的理由是否正确甲公司认为该汇票已经挂失止付,票据已失效,银行不应明知票据已丢失仍然付款的理由是否正确 (5)若E向银行提示未获付款,则E能否向A、B、C、D行使追索权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银行不能以甲公司与乙公司存在合同纠纷为由拒绝支付票据款。 因为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不同。票据关系一经形成,就与基础关系相分离,基础关系是否存在,是否有效,对票据关系都不起作用。 (2)若戊未获提示付款,甲、乙、丁应向戊承担票据责任。丙将汇票质押给丁,故对丁之后的被背书人戊不承担票据责任。 (3)B、C、D、E的票据行为有效。票据取得人不知道或者不可能知道票据转让者存在权利上的瑕疵而受让票据,根据民法理论中的善意取得原则,只要票据形式合法,该票据取得人获得的票据就受法律保护。 (4)银行认为甲公司挂失止付已过12天,未收到法院的止付通知书,挂失止付通知书已失效的理由正确。挂失止付中失票人丧失票据后的一种暂时的预防措施,为主张票据权利,失票人还应采取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普通诉讼的方式,由人民法院向银行发出止付通知书。 (5)E可向A、B、D行使追索权。因C在汇票上注明“不得背书”,故对D的被背书人 E不承担保证责任。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储蓄人生

雁鸣

  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了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

  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蓄真情。这一储蓄会伴随他或她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有了亲情这笔储蓄,即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而不懂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爱情是一种幸福而艰苦的储蓄。一对陌路相遇的男女,婚前相恋固然需要执着的储蓄,而要在一个屋檐下应对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又需要储蓄多少和谐、多少默契、多少理解、多少扶助啊!这绝不是靠花前月下、甜言蜜语的一次性投入可以解决问题的。享用这笔储蓄如享用清冷中的一盆火、泥泞中的一缕阳光、患病时的一句深情的话语、彷徨时的一番温柔鼓励。爱情的常爱常新,需要月月储蓄、日日积攒。

  学识的储蓄要锲而不舍。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重要的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难忘、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样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小题1:人生应该储蓄的东西很多,作者认为应该储蓄什么?(2分)

小题2:友情,也需要储蓄。结合原文,谈谈应该怎样储蓄友情。(不超过15字)(2分)

小题3:本文彩了什么样的论证结构?(2分)

小题4:在你的人生中最值得储蓄的是什么?为什么样?(2分)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