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1910年,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在实验中发现1只白眼雄果蝇。为了弄清白眼的遗传,便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所得F1无论雌雄均为红眼,这说明红眼对白眼显性。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在F2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数目比是3:1,并且雌蝇全是红眼,而雄蝇一半红眼,一半白眼。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摩尔根的假设:白眼基因(a)是隐性基因,它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根据这一假设摩尔根成功地解释了F2中雌雄果蝇的性状表现。我们知道,X、Y染色体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X、Y染色体之间既有各自的非同源区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又有同源区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所以还可提出如下假设: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a)位于X、Y的同源区段。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假设的解释过程。

(1)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的情况)

(2)若实验室有未交配过的纯合的红眼与白眼雌雄果蝇(注:若是XAY、XaY,均看成纯合),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上述两个假设哪个符合实际。(请写出实验方法步骤、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遗传图解

(2)方法步骤:①.选取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获得F1,并将子代培养在适宜的条件下;②.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3)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雌雄果蝇都是红眼,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即后一个假设正确。

②.如果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这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即前一个假设正确。

探究题

历史世界

阿以矛盾的由来

围绕着巴勒斯坦问题而发生的中东战争,根源于历史上犹太民族的迁徙和近代以来巴勒斯坦地区的殖民化以及在殖民主义背景下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公元前1025年,犹太民族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过希伯来王国。在历次历史变动中,犹太民族逐渐离散,流亡世界各地,成为“没有祖国的民族”,而巴勒斯坦地区则成为阿拉伯民族的居住地。19世纪末,散居欧洲的犹太人为争取自身的民族权利开始酝酿、组织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出兵占领了当时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

为了瓜分奥斯曼帝国,在中东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英国决定支持当时正向其求助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这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与英国的殖民主义政策联系起来,成为大国政治的附属物,犹太复国主义表现出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双重性。

一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在英国殖民政策的鼓励下,欧洲的犹太人开始大批移民巴勒斯坦。犹太移民的激增加剧了巴勒斯坦地区的民族矛盾,20世纪30年代曾爆发多次阿拉伯民族起义。为了维护殖民统治的稳定,英国当局于1939年5月17日发表白皮书,宣布限制犹太移民。在这种情况下,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转变方针,一方面在外交上谋求美国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巴勒斯坦展开反英武装斗争,试图通过打击英国,迫使其放弃委任统治,以达到建立独立犹太国家的目标。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不迟于1948年8月1日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此后两个月内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的面积为1.1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40.7%,犹太国面积为1.585万平方千米(其中含9.500平方千米的内格夫沙漠),占总面积58.7%耶路撒冷(158平方千米)作为“在特殊国际 * * 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联合国大会决议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满,12月,阿拉伯联盟七国在开罗发表声明,宣称阿拉伯人决心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

请回答:

为什么战争终究解决不了阿以冲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