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在体育摄影中,影响快门速度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案

参考答案:(1)被摄主体的实际运动速度。
拍摄一辆疾驰的赛车和拍摄一位竞走的选手,如果想使其影像清晰定格,前者所需要的快门速度要比后者快很多。因此,被摄主体运动速度与快门速度成正比,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越快,想让动作影像清晰定格下来所需要的快门速度就越快。例如:《橄榄球比赛》(肯尼思·狄彻)。
(2)被摄主体运动的方向。
被摄主体穿过拍摄者视野的运动,要比其以相同速度朝向或者远离拍摄者视野的运动快一些。也就是说,被摄主体运动的方向相对于照相机摄轴线的角度也会影响摄影记者对于快门速度的选择。在比赛中,如果一个人朝摄影记者方向跑过来,摄影记者只需要用1/60秒的速度就能够把他定格住,如果摄影记者在他的侧面拍摄,那么1/60秒就显然不能够将他清晰定格。因此,快门速度与镜头和被摄主体之间的角度成正比(最小角度为相向运动,角度为0;最大角度为横向运动至垂直90度角),角度越大,快门速度也就越快。例如:《NJSIAA季后赛》(杰瑞·罗德里格斯)、《冬奥魅影》(武仲林)、《最后的大山——个人跳台滑雪》(亚当·普雷迪)。
(3)被摄主体与照相机之间的距离。
如果摄影记者站在50米之外看到一名选手骑车穿行在马路上,车速应该不是很快。如果摄影记者站在马路边上看选手骑车从自己面前穿过,那么速度一定很快。所以,快门速度与被拍摄对象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被摄主体距离照相机越近,被摄体留在画面上的影像越大,其穿过画面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应的,摄影记者如果想清晰定格运动主体所需的快门速度也就越高。反之,同理。例如:《自行车比赛》(朱利安·菲尼)、《自行车比赛》(杰夫·格劳斯)。
(4)摄影镜头的焦距长度。
同样拍摄一个人骑车横穿画面,假如摄影记者离赛道10米远,用24毫米的镜头拍摄1/125秒左右就能够将他清晰地捕捉下来。保持同样的距离,摄影记者如果换上一个200毫米的长焦距镜头,1/125秒拍摄下来的赛车手就会虚化,这时摄影记者需要更快的1/500秒甚至更高的快门速度,才能拍摄到这名赛车手的清晰影像。
使用短焦距镜头等于远离被摄主体,快门速度可以相应选择慢一些的。反之,使用长焦距镜头等于靠近被摄主体,就需要选择快一些的快门速度。因此,快门速度与镜头焦距长短成正比。也就是说,摄影镜头焦距越短,被摄主体在画面上的影像就越小,穿越画面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拍摄清晰主体所需的快门速度就可以慢一些。反之,同理。例如:《花样游泳集体比赛》(朱利安·菲尼)、《花样游泳双人比赛》(格雷格·伍德)。
(5)光圈的考虑。
对于摄影的曝光来说,光圈与快门速度是一对分不开的要素。如果设定了其中一个,现场光线就会决定另外一个因素。如果光线不足,还可以提升感光度,直到在快门优先模式下能达到拍摄者所希望的快门速度。光照环境好的室外情况下,使用ISO 200感光度,配以F8-F11光圈就会带来景深非常理想的照片,如果能将快门提高到1/500秒以上,就足以捕捉到运动员最快速度的瞬间;在室内体育项目或者夜间比赛拍摄中,拍摄者往往需要使用F2.8-F4光圈,并配以高ISO值,才可以获得较高的快门速度。
很多摄影记者喜欢将光圈开到最大,同时也会用软件稍微调整一下照片的曝光。他们一般能弥补一幅曝光不足的照片,但是因为快门速度不够而模糊的照片,谁都会束手无策。例如:《教练员的传说》(美国《盐湖城论坛报》克里斯·德特里克)。

问答题 论述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