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答案

参考答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至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前夕,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奉行的一项基本政策。“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国民政府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并把它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内对外关系的基本国策。
这种政策所带来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国民政府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活动上。对内表现;首先,调集军队剿灭 * * 党,确立国民党 * * 。从1932年底到1934年10月蒋介石国民政府向 * * 党领导的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第五次军事围剿,迫使红军长征。长征途中,蒋介石又派军队围追堵截,企图消灭中 * * 党。其次,削弱国民党内部异己力量,加强个 * * 力。1933年5月,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建立,蒋介石借口冯玉祥妨碍政令统一,组织军队扼杀同盟军,于1933年底摧毁了这一抗日 * * ,大大加强了蒋介石的个 * * 力。对外表现:“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日寇侵略不作任何抵抗,致使东北三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全部沦陷, 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19声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拒绝支援坚持抗战的十九路军,并凋他们到南方围剿 * * 党,致使上海抵抗失败,中国被迫签订《淞沪停战协定》,1935年,国民政府又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何梅协定》,致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民族危机加深。
由此可以看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是,蒋介石国民党 * * 把“安内”摆在第一位,借“攘外”的口号来争取全国舆论的支持,以求尽快实现其剿灭 * * 党、消除异己的目的。这一政策本质上具有独裁、妥协的性质。反映了国民党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急剧变动时期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基本认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一误国害民的方针指导下, 日本的侵略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止,反而越来越猖狂,中国大片国土沦陷。同时,中国的 * * 内战也越打越大,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遭到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1936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结束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接受了中 * * 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党政府开始逐步把重心放到抗日上,国共两党共同努力带领中国人民投入到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