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徐州会战

答案

参考答案: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济南以后,企图沿津浦线对进,南北夹击,会攻徐州,以便沟通南北战场,夺取郑州,武汉等地。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我军同日本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域上,展开了一场大会战。会战共有3个阶段。第1阶段是津浦路沿线的初期保卫战。这一阶段, 日军沿津浦线向徐州推进。我军等奋勇作战,阻敌于淮河南岸,使日军南北不能配合。第2阶段即台儿庄大战。1938年3月,日军进犯台儿庄。此役,我军歼灭日军1万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和装备,这是我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第3阶段是我军主动突围。1938年4月,日本调集30万兵力对徐州进行四面合围。我军为了避免被优势之敌围攻,保存有生力量以利持久战,放弃了徐州,使日军聚歼我军主力的企图未能得逞。台儿庄会战,是中国军队继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后取得的文一次重大胜利。这一胜利,鼓舞了抗战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也使日本的狂妄迷梦又一次破碎。

问答题

小刚看见自家的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下午却变成蓝紫色.他决定用实验来探究.

【收集资料】资料一:石蕊等酸碱指示剂遇酸、碱溶液会呈不同的颜色.

资料二:因植物在黑夜呼吸作用旺盛,使细胞内CO2含量升高,细胞液酸性增强;而白天光合作用旺盛,使细胞内CO2含量降低,细胞液酸性减弱.

【提出假设】“花瓣指示剂”遇酸、碱溶液会呈不同颜色.

【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一:采集牵牛花、月季、万寿菊的花瓣,清洗干净,分别捣烂后用酒精浸泡并过滤,得到三种“花瓣指示剂”即花汁的酒精溶液.

实验二:将三种“花瓣指示剂”分别滴加到下表的物质中,得到以下信息“

“花瓣指示剂”

序号

花的名称“花瓣指示剂颜色在不同物质中呈现的颜色
白醋蒸馏水石灰水
牵牛花
月季
万寿菊
【结论】上表中______号“花瓣指示剂”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反思与应用】

(1)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资料二”中细胞液酸性增强的原因______.

(2)通常用______来吸取和滴加“花瓣指示剂”,该指示剂中的溶剂是______.

(3)小刚用①号“花瓣指示剂”检验当地的雨水,发现呈红色.则该雨水的    pH______7(填“<”、“>”或“=”),被酸雨破坏的土壤可用上表中的______来改良.请提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措施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