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表格中的数值是用最小变化法实验所获得并经数据处理之后得到的,试问:该实验中存在什么样的误差为什么
刺激系列 阈限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差 | 渐增系列 | 渐减系列 | 前半系列 | 后半系列 |
11.9 | 11.5 | 12.1 | 11.3 | |
0.92 | 0.77 | 0.80 | 0.75 | |
0.29 | 0.24 | 0.24 | 0.25 | |
差异 自由度 t值 p | 0.4 | 0.8 | ||
9 | 9 | |||
1.1 | 2.28 | |||
>0.10 | <0.05 |
参考答案:该实验中存在练习误差。
最小变化法又叫极限法、最小可觉刺激法或差别法、系列探索法。这种方法的程序特点是刺激由递减和递增的两个系列组成,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回答是否有感觉。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的小,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一般来说,各系列刺激是由小到大(渐增)、由大到小(渐减)按阶梯式顺序变化的。刺激的范围在阈限以上或以下一段强度距离,实验时一般确定15~20个检查点,每一个相邻检查点的间距,根据实验仪器的可能以及所欲测定的感觉通道的性质决定。
由于采用最小变化法,因此实验可能受到习惯误差与期望误差以及误差与疲劳误差的影响。
被试习惯于前面几次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叫做习惯误差。这就会使测得的阈值偏低。与习惯误差相反的是另一种误差叫期望误差,它表现为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的倾向,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用递增法测定时,阈值就会偏低;用递减法测定时,阈值就会偏高。
如果在上升序列中求得阈值T上大于在下降序列中求得阈值T下,即表示有习惯误差;反之,如果在上升序列中求得阈值T上小于在下降序列中求得阈值T下,则表示有期望误差。
由上面的数据可知,上升与下降序列音高的绝对阈限的均数的差别(0.4),经过t检验,表示序列误差是不显著的(p>0.05)。上升序列中求得阈值T上与下降序列中求得阈值T下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本次实验中的习惯误差与疲劳误差的效果相互抵消了。实验设计是比较有效的。
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和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与此相反,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称之为疲劳误差。随着时间的进展,练习可能使阈限降低,而疲劳可能使阈限升高。为了检查有无这两种误差就要分别计算出前一半实验中测定的阈限与后一半实验中测定的阈限,若前一半实验中测定的阈限比后一半实验中测定的阈限大,并差别显著时,就可以认为在测定过程中有练习因素的作用;若前一半实验中测定的阈限比后一半实验中测定的阈限小,并差别显著时,就可以认为在测定过程中有疲劳因素的作用。
由上面的数据可知,前10个系列与后10个系列的平均阈限值,经比较,两者差异为0.8,统计检验,p<0.05。就是说.在这个实验中,练习比疲劳的影响要大得多,练习显著地降低了阈值。
因此实验中存在练习误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