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社会矛盾集中显现,群体事件多发,诸多社会事件中群众对政府不信任加剧,出现了舆论一边倒和民愤宣泄现象,如“邓玉娇案”、“70码事件”、“城管野蛮执法”、“强拆居民房屋”等,舆论将矛头指向政府或政府部门、政府丁作人员。因此,必须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改进政府行政行为方式。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问题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明确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公 * * 品和服务。这应成为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核心职能。
材料二:
没有制度保证,“服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通过制度设计,加快形成政府服务运行机制,严格依法行政,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政务公开机制、群众监督和参与机制。同时,还应该改进政府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政府应成为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关系的协调者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做“精明的导航员”、“公正的裁判员”和“忠实的服务员”。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针对材料一所反映的事实,这些事实反映出的问题有哪些
参考答案:材料中提到的“70码事件”、“邓玉娇事件”、“城管暴力执法”、“政府强拆居民房屋”等群体性事件中出现的群众对政府不信任加剧,舆论一边倒和民愤宣泄等现象,反映了政府在应对这些事件时所暴露出的不足。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采用极端的暴力执法形式,对人民群众的权益造成伤害,同时逃避责任,互相回护。
二是政府信息未能及时公开,同时政府执法行为的不规范,引起公众的不满和猜测,影响了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