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张教授:在我国,因偷盗、抢劫或流氓罪入狱的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要远远高于因索贿受贿等职务犯罪入狱的刑满释放人员。这说明,在狱中对上述前一类罪犯教育改造的效果,远不如对后一类罪犯。
李研究员:你的论证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流氓犯罪等除了犯罪的直接主客体之外,几乎不需要什么外部条件。而职务犯罪是以犯罪嫌疑人取得某种官职为条件的。事实上刑满释放人员很难再得到官职,因此,因职务犯罪入狱的刑满释放人员不具备重新犯罪的条件。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李研究员的反驳所假设的

A.因职务犯罪入狱的刑满释放人员如果具备条件仍然会重新犯罪。
B.职务犯罪比流氓罪等具有更大的危害。
C.我国监狱对罪犯的教育改造是普遍有效的。
D.流氓犯罪等比职务犯罪更容易得手。
E.惯犯基本上犯的是同一类罪行。

答案

参考答案:E

解析: 李研究员反驳的根据是:因职务犯罪入狱的刑满释放人员不具备重新犯罪的条件,因为刑满释放人员很难再得到官职;而因流氓犯罪人狱的刑满释放人员如果重新犯罪,几乎不需要什么外部条件。这里显然假设:刑满释放人员如果重新犯罪,犯的还是同一类罪行。因此,E项最可能是李研究员的反驳所假设的。

判断题
问答题

(15分)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SO2和CO2等气体会造成环境问题。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 + 4NO2(g) =4NO(g) + CO2(g) + 2H2O(g) △H1=-574 kJ·mol-1

CH4(g) + 4NO(g) =2N2(g) + CO2(g) + 2H2O(g)  △H2=-1160 kJ·mol-1

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   △H3

       

①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回答:0~10 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第10 min后,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g)和1 mol H2O(g),则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②取五份等体积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3    0(填“>”、“<”或“=”)。

(3)脱硫。利用Na2SO3溶液可脱除烟气中的SO2。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NaOH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91︰91︰19︰91
pH8.27.26.2
① 由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 当溶液呈中性时,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c(Na+)=2c(SO32-)+c(HSO3-)

b.c(Na+) > c(HSO3-) > c(SO32-) > c(H+) = c(OH-)

c.c(Na+) + c(H+) = c(SO32-) + c(HSO3-) + 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