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Ⅱ 材料1 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对国际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9·11”事件之后,美国对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做出了大幅度的调整。美国把安全威胁定位于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地区性冲突三个方面,其中恐怖主义是首要威胁。这是2002年9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所正式确定的。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必须同研究美国国际战略结合起来。上述报告把“先发制人”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石。“先发制人”战略于2002年5月由美国总统布什提出,同年6月被提升为“布什主义”。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实质上就是美国的国际战略。 ——摘自http://www.54a.cn 2006年3月8日 材料2 历史告诉我们,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的持久的和平。这就要求必须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并积极探索维护和平与安全的新途径。我们认为,新安全观的核心,应该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只有建立新的安全观和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裁军谈判的健康发展,使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得到保障。 ——摘自江 * * 1999年3月26日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的讲话 请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出哪两种不同的世界安全观 (2)结合材料,分析中美两国在安全观上的本质差异。 选做题Ⅱ 材料1 20世纪70年代,苏联实力有了较大增强,美国经济则相对衰落,苏联乘机谋求争霸世界的优势地位。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苏联进攻战略达到顶峰。苏联入侵阿富汗,严重威胁到美国在中东和印度洋地区的利益和西方石油运输大动脉的安全。 ——摘自北大版高等教育公共课教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2 普京明确承认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这是叶利钦以及前外长普里马科夫难以做到的事情。普京解释说,这种支配地位只是一种地缘政治现实。俄罗斯单方面决定大幅削减核武器,进一步裁减和重组常规部队,取消设在古巴洛尔德斯的情报收集中心和越南金兰湾的军事基地。普京借此向布什表明,它最终退出了俄美虚拟竞赛。为了实现现代化,俄美必须接触。 ——摘自美国《国家利益》季刊2003/2004年冬季号 结合材料分析: (1)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 (2)冷战结束后,俄美关系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选做题Ⅰ (1)材料1反映了美国的安全观。美国主张以美国为领袖,建立一个“和平与安全,自由与法治”的国际新秩序,这一秩序以美国的军事实力为后盾,并建立以美国的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际安全机构,为维护美国利益,提出先发制人的打击理论以及新干涉主义等理论,同时还力图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纳入自己的战略利益轨道。材料2反映了中国的安全观。中国主张各国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应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安理会权威。只有加强多边合作,特别是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安理会权威,才能有效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威胁和挑战,真正实现普遍安全。在涉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应该由安理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依照联合国 * * 采取集体行动。 (2)中美两国的安全观存在本质差异,美国的安全观是冷战思维的延续,无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的安全观代表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意愿,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选做题Ⅱ (1)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经历了由对抗到缓和的四个阶段。在这一历程中,双方互有攻守,其目的在于获取支配世界的霸权地位。20世纪50—60年代,两极格局出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具有竞争优势。美国独霸全球;其中在20世纪70年代,一度出现苏攻美守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苏关系逐渐缓和,盲至苏联解体。 (2)冷战后,俄罗斯国力下降,俄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俄罗斯外交政策在维护大国自尊和获取西方援助两个目标上左右摇摆。先是全面倒向西方,此举不通后又实行东西方平衡外交。普京执政后,强调“务实外交”,承认美国的优势地位,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成为基调。

选择题
问答题

西山公司2011年度和2012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资料如下:  (1)2011年度有关资料:  ①1月1日,西山公司以银行存款5 000万元自甲公司股东购入甲公司10%有表决权股份。当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均为48 000万元,西山公司在取得该项投资前,与甲公司及其股东不存在关联方关系,取得该项投资后,对甲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股份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其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确定。  ②4月26日,甲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 500万元。  ③5月12日,西山公司收到甲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已收存银行。  ④甲公司2011年度实现净利润6 000万元。  (2)2012年度有关资料:  ①1月1日,西山公司以银行存款9 810万元和一项公允价值为380万元的专利权(成本为450万元,累计摊销为120万元),自甲公司其他股东购入甲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当日,甲公 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 500万元,公允价值为51 000万元。其差额全部源自存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西山公司取得甲公司该部分有表决权股份后,按照甲公司章程有关规定,派人参与甲公司的财务和生 产经营决策。  ②4月28日,甲公司宣告分派现现金股利4 000万元。  ③5月7日,西山公司收到甲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已收存银行。  ④甲公司2012年度实现净利润8 000万元,年初持有的存货已对外出售60%。  (3)其他资料:  ①西山公司除对甲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外,无其他长期股权投资。  ②西山公司和甲公司采用相一致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③西山公司对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2011年度和2012年度均未出现减值迹象。  ④西山公司与甲公司之间在各年度均未发生其他交易。  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逐项编制西山公司2012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