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七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各层层高分别为4.5m、4.2m、3.6m、3.6m、3.6m、3.6m、3.6m,8度设防丙类建筑,Ⅱ类场地。

各楼层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的弹性层间位移如表10-62-1所示。试问,下列关于该结构扭转规则性的判断,其中何项正确         

各楼层弹性层间位移

    表10-62-1
计算层 X方向层间位移值 Y方向层间位移值 最大(mm) 两端平均(mm) 最大(mm) 两端平均(mm) 1 5.0 4.8 5.45 4.0 2 4.5 4.1 5.53 4.15 3 2.2 2.0 3.10 2.38 4 1.9 1.75 3.10 2.38 5 2.0 1.8 3.25 2.4 6 1.7 1.55 3.0 2.1 1.6 1.35 2.71 1.88

A.不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
B.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
C.仅X方向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
D.无法对结构规则性进行判断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X方向位移比:最大位移/平均位移,均小于1.2。
y方向位移比:1~6层最大位移/平均位移,分别为:1.36、1.33、1.3、1.3、1.35、1.43、1.44,均大于1.2。
根据《抗规》表3.4.3-1,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之比大于1.2,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
[点评] (1)《抗规》第3.4.3条规定: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平面、竖向不规则性,应按下列要求划分:
1)混凝土房屋、钢结构房屋和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存在表10-62-2所列举的某项平面不规则类型或表10-6 2-3所列举的某项竖向不规则类型以及类似的不规则类型,应属于不规则的建筑。

       平面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表10-62-2
不规则类型 定义和参考指标
扭转不规则 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
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
凹凸不规则 平面凹进的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楼板局部不连续 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
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
         竖向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表10-62-3
不规则类型 定义和参考指标
侧向刚度不规则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
的80%;除顶层或出屋面小建筑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
下传递
楼层承载力突变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2)砌体房屋、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大跨屋盖建筑和地下建筑的平面和竖向不规则性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规定。
3)当存在多项不规则或某项不规则超过规定的参考指标较多时,应属于特别不规则的建筑。
(2)对于扭转不规则计算,需注意以下几点:
1)按国外的有关规定,楼盖周边两端位移不超过平均位移2倍的情况称为刚性楼盖,超过2倍则属于柔性楼盖。因此,这种“刚性楼盖”,并不是刚度无限大。计算扭转位移比时,楼盖刚度可按实际情况确定而不限于刚度无限大假定。
2)扭转位移比计算时,楼层的位移不采用各振型位移的CQC组合计算,按国外的规定明确改为取“给定水平力”计算,可避免有时CQC计算的最大位移出现在楼盖边缘的中部而不在角部,而且对无限刚楼盖、分块无限刚楼盖和弹性楼盖均可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处理;该水平力一般采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作用力,并考虑偶然偏心;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控制值验算时,仍采用CQC的效应组合。
3)偶然偏心大小的取值,除采用该方向最大尺寸的5%外,也可考虑具体的平面形状和抗侧力构件的布置调整。
4)扭转不规则的判断,还可依据楼层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距离用偏心率的大小作为参考方法。

问答题 简答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