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以下各题基于以下题干:
张小珍:在我国,90%的人所认识的人中都有失业者,这真是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王大为:我不认为您所说的现象有令人震惊之处。其实,就5%这样可接受的失业率来讲,每20个人中就有1个人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所认识的人超过50个,那么,其中就很可能有1个或更多的失业者。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王大为的论断所假设的

A.失业率很少超过社会能接受的限度。

B.张小珍所引述的统计数据是准确的。

C.失业通常并不集中在社会联系闭塞的区域。

D.认识失业者的人通常超过总人口的90%。

E.失业者比就业者具有更多的社会联系。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C是王大为的论断需要假设的,否则,如果事实上失业通常集中在社会联系闭塞的区域,那么,一个人所认识的人的数量就可能大大降低,关于王大为的第三个断定就不能成立,因而基于其上的论证也就难以成立。选项B并不是王大为的论断必须假设的。因为即使张小珍所引述的统计数据不准确,王大为的论断仍然可以成立。其余各项也不是王大为的论断需要假设的。

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

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自[英]戴维·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

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

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

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 美国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

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取消选举权的男

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

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自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请回答:

(1)“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的差别。(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2分)西方这

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

(4分)

(4)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英国的宪政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与中国1954年《宪法》中

的选举制度的主要异同。(6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