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陕西农民牟某,在广东打工其间,因为没有携带身份证,被当地收容所收容,在转运途中,由于中巴起火,牟某和同车的其他24名被收容者被活活烧死。  据民政部消息,近一两年在全国700多个收容遣送站,每年有一百多万人被遣返回原籍。其中几十万人的收容地是广东,其次是北京、上海。在不少地方政府看来,收容遣送是一种有效的、必要的社会治安手段。  2000年2月14日,这一天在东莞厚街打工的四川民工赵某在大街上被当地治安队送去收容所,两天后老乡花200元钱把他领出。  在大城市拥有常住户口的人们,想像不到他们的生活状态,没有违法的人走在大街上却会被“抓走”,关到条件极差的收容遣送站,依据各地制定的有关管理办法被收容,“留站待遣时间”最长竟可达 6个月,甚至无限期被迫关进收容站的人还要支付自己被收容遣送的食宿费、路费。  凌晨一点,一位打工者在自己租住的房屋里,被突然闯进来的穿制服的人带到了当地派出所,原因是他没有暂住证。直到早上八点,许多和他一起被抓进来的人被亲朋好友用钱保了出去。这位打工者因没人保而被送到遣送站,后又被遣送回原籍。南方几个省的被统一送到浙江金华,在金华每人出50元可以自保,别人保100元,没钱保的继续关。  在武汉打工的四川农民杨某按规定办了暂住证,9月24日晚因为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暂住证被当地治安人员带走,当晚被送到遣送站。第二天,其子杨小军带着其父的暂住证去领人,被告知必须交 100元钱,后来拿到的发票上写着:收容遣送费85元,查询费12元,医疗费3元。按当地物价局的收费标准,收容遣送费每天每人最多只能收17元,而杨天利只被关了一个晚上,为什么要交85元呢武汉市民政局后来的解释是工作人员“忙中出错”,按5天收取了费用。至于有暂住证为何还要收费,民政局的说法是因为杨小军当时没有出示暂住证。  “收费是万恶之源”,民政部有关同志异口同声。“多数地方变着法多收费,怎么才能多收费,多收人才能多收费,这不乱了吗”目前《广东省收容遣送管理规定(草案)》已提交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规定取消一切收容费用,并对收容遣送中的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国家民政部门对此表示支持。  收容遣送是民政、公安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人员予以收容并遣送回原户口所在地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我国从1951年开始实施收容遣送制度,其目的是改造、转化、安置国民党的散兵游勇、社会无业游民等。60年代的主要任务是救济灾民,80年代开始,流动人口剧增,1982年国务院发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工作重点转为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1991年国务院48号文件将收容对象扩大到无合法证件、无固定住所、无稳定经济来源的三无人员。而执行中,三无往往变成身份证、暂住证、务工证,缺一不可。更有甚者查证时当场撕了暂住证,把人抓去收容。  民政部有关人士认为,问题出在大量超范围收容上,据估计真正属于救助对象的不到15%,大部分是外地打工者,某些人不问青红皂白,只要打工农民少一个证,就收容,结果收容站变成第二看守所。  专家指出:收容遣送限制了公民的人身自由,违反了宪法的基本精神。同时也不符合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力国际公约》,我国已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了该公约,其中第9条规定“除非依照法律规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  2001年8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披露,长期在广州从事装修工作的25岁的广西农民张某,仅仅因为没有随身携带暂住证,被街道民警留置,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从离奇死亡到火化,再没有见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身边。对此,收容站竟称:“我们对张某的死没有责任。”  2001年9月14日《燕赵都市报》报道:去年12月北京警方解救了十余名被强迫卖淫的“小姐”,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小姐”多是未成年人,其中最小的仅13岁。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未成年人居然都是被人从外地某收容遣送站“采购”来的。据了解,强迫未成年人卖淫的主犯苗长顺从该收容遣送站领到8名女遣送人员,工作人员李某、周某两次分别得到200元和400元的好处费。另外,有的不法分子靠从该遣送站绑架人质勒索赎金迅速“脱贫致富”。  结婚证、外出务工证和暂住证俱全的湖南少妇苏某,在广州火车站被巡警强行推上了一辆后厢封闭的警车,送进一家收容性质的精神病医院,投进关有数十名男人的屋子,遭众多暴徒轮 * * 。后来苏某的丈夫来了,要将其带走,但需交2000元才能放人,经过讨价还价,并私下塞给有关人员200元“红包”,放人的费用才降为500元。  青年农民郑某在沪务工期间,因无暂住证、务工证被收容遣送,但在遣送时无端失踪。为寻子下落,讨回一个公道,年迈的父亲四处奔走,几番诉讼,终于换来上海遣送站的寥寥歉语及10万元赔偿金私了。

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答案

参考答案:关于病险水库加固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于病险水库加固问题,尽管1975年河南大洪水后,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各级政府做出一定的努力,水利部也列出全国第一、二批大中型重点险库81座,并在资金上予以资助,加固了一批水库,但数量较少。从全国来看,病险水库加固任务仍然很大,据目前粗略统计,大型病险水库约占大型水库总数的20%,中型病险水库约占30%,小型病险水库约占40%,这个数字仍然可观。当前急需加固的重点大中型病险水库仍然有700多座,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水利部党组很重视,已把病险水库加固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要提高全社会和各级政府领导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认识。从河南 1975年大洪水水库垮坝后,群众说:“修好水库是个宝,垮了水库不得了”,“水库管好用好,如母鸡下蛋,大坝隐患如定时炸弹,垮坝决口是大灾大难”。从这些话中,说明了水库安全的重要性。因此,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然后才能付诸行动。水利部门各级领导要彻底改变重新建工程,轻已建除险加固工程,提高病险水库加固的紧迫感和责任心,积极主动地做好宣传工作,从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提高全社会对病险水库危害性的认识,争取各级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2) 建立除险加固行政领导责任制。按照1991年国务院公布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水库大坝安全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要按分级负责的原则,划分事权,分清责任,落实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要学习浙江、广西等地区做法,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水利部也将选择一批重点病险水库,通过新闻媒体公布除险加固责任人名单,限期加固。  (3) 在中央加大投入的同时,各地要争取出台资金投入政策,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要转变过去的“等、靠、要”思想,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各地也要学习陕西人民政府做出关于加快病险水库治理和排沙减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到2005年,五年内安排3亿元省级除险水库专项治理资金,用于省管水库的治理和地方管理的大中型水库的治理辅助。湖北省人民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通知,决定近三年内,每年筹集资金1.5亿元,作为中央辅助项目的配套资金和对省内其他工程项目的辅助资金。他们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4) 要加强病险水库加固的前期工作。各地要严格按照1995年水利部发布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病险水库安全鉴定工作,查清工程存在的问题,要全面考虑,按照轻重缓急和投入能力,做好除险加固规划,安排好加固项目的先后次序,优化加固方案,提高设计质量,严格设计审批。  (5) 要规范除险加固建设管理工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已纳入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各地要加强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建设管理,加强项目监督,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节约资金。  (6) 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时,要认真进行工程验收,然后才能投入运行管理。在工程管理中,要按时检查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地进行养护维修,保证工程完整和安全;合理进行水库水量的调度,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防洪和兴利效益,为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