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一条小鱼在池子里快活地玩儿了一天,刚要回家,突然发现水面上一闪一闪的,它睁大眼睛一看,忍不住喊了起来:“多大多亮的镜子啊!”小鱼心想:要是能搬回家给大家 (53) 该多好啊!于是,它轻轻地游到那面“镜子”旁边,还没碰着,“镜子”就碎成一片一片的了。小鱼 (54) 极了,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 (55) 一起来。但是只要小鱼一接近,“镜子”就会碎。

小鱼连忙回家找来妈妈,妈妈一看到“镜子”就哈哈大笑起来,说:“傻孩子, (56) 这是月亮的影子啊!”

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一起来。但是只要小鱼一接近,“镜子”就会碎。

A.直 

B.平 

C.方 

D.圆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直”的意思是“成直线的,不弯曲”;“平”的意思是“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方”的意思是“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圆”的意思是“形状像圆圈或球的”。根据题意,小鱼看到的“镜子”其实是月亮的影子,映在水里像镜子一样,小鱼一碰,“镜子”就会碎,过一会儿,又会变圆。正确答案是D。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表 微    (清)彭绍升

沈忠伯馆于上津桥程氏,司出纳无苟,与人交,诺必诚,行不蹈非礼。予友汪大绅,亦授徒程氏,见而异之,曰:“子性耶?亦习而安之耶?”

曰:“吾尝闻教于黄先生若木矣。始吾贫且困,皇皇然如有失也,汲汲然常有求也。噫,殆矣!黄先生进而教之曰:‘子毋然,吾语子。吾昔常苦贫,一日粮不继,将出门干人。步于庭,日方午,顾影忽自咤曰:咄!七尺男子,负圆履方,不自重,乃从人道一乞字耶?且我命固当死,出门将安之?遂闭门兀坐者三日,病且僵。忽闻叩门声,强起,徐行启门,则故人者引一力,担粟两斛、钱两贯,入门而吁曰:“吾过矣!吾过矣!吾固虞子之不以困告也,吾不意子之困至于斯也!”扶予坐,呼力买薪煮汤与粥,而食之而后去。嗣是予常常闭门,然粮尽辄继,亦不知何以致之也。子其勉之!’吾闻先生言,知命之不可为也,求者之徒自苦也。而志定,至于今守之。”

又言先生为人坦白,善诱人。习青乌家言,为人度地,辄曰佳,欲其子之速葬也。审向背,谨趋避而已。馈以金,不启封,投之瓮中。子昏,方与人弈,门无贺者,忠伯肃衣冠,上堂欲致礼,先生不顾。已而谓曰:“忠伯,尔亦如许俗耶?”忠伯谢不敢。

或又言,先生家于木渎时,冒雨入城,辄着木屐,往还六十里。或曰:“泥滑且颠。”先生曰:“吾脚头有眼。”性喜茶,贮雨水数十瓮,客至,拾松子烹而饮之。晨起,东向坐,吸日华以为常。既老,神明不衰。卒年八十余。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沈忠伯馆于上津桥程氏,司出纳无苟司:掌管

B.则故人者引一力,担粟两斛、钱两贯引:领着

C.忠伯,尔亦如许俗耶俗:习俗

D.审向背,谨趋避而已避:避开小题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忽闻叩门声,强起,徐行启门,则故人者引一力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③子其勉之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也

A.①②中的“则”字用法相同,③④中的“其”字用法也相同

B.①②中的“则”字用法相同,③④中的“其”字用法不相同

C.①②中的“则”字用法不同,③④中的“其”字用法相同

D.①②中的“则”字用法不同,③④中的“其”字用法也不相同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汪大绅是本文作者彭绍升的朋友,汪大绅对沈忠伯的为人表现感到非常惊讶,这表现出汪大绅对沈忠伯为人的赞赏。

B.沈忠伯和黄若木都曾有过贫困而又失意的经历,黄若木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沈仲伯,使沈忠伯最终走出了困境。

C.在沈忠伯处境困难的时候,黄若木先生曾给沈忠伯送来粮食,不仅在生活上帮助了他,而且使他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D.这篇文章所记叙的中心人物是黄若木先生,文章表现了黄若木先生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美德和清心淡泊、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