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1年这一年因一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前几年。
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谈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大萧条的影响和意义因苏联的几个五年计划而增大。在西方的经济确实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五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
(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

年代1913年1928年1932年① 1937年
项目:区域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拖拉机42121
联合收割机2111
汽车(总数)127553
其中载重汽车116421
电力15107432
664343
石油232121
重铁565432
555432
粗钢799241
11932
过磷酸盐189631
水泥687543
——选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生产规模比较。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显著特征”是指什么为什么人们在1931年对西方的社会制度表示怀疑

答案

参考答案:“显著特征”指1931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普遍出现的大萧条(大危机)。经济大危机使工农业生产萎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急增,人民生活困苦。而面对大危机,资本主义各国都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制止其蔓延态势,有些国家甚至进一步引起政局动荡,社会秩序混乱不堪。所以,人们开始对资本主义制度失去信心。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