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继2011年12月21日,有黑客在网上公开CSDN网站的用户数据库,导致600余万个注册邮箱账号和与之对应的明文密码泄露之后,又有天涯、新浪微博、腾讯QQ、人人网、开心网等知名网站的用户称密码遭网上公开泄露。来自奇虎360的最新监测发现,目前网上公开暴露的网络账户密码超过1亿个。更严重的是,密码被盗后,网民的通信信息等被盗窃,账户被黑客用来恶意发帖或进行诈骗。新浪微博用户“成都电台陈露”表示,他的天涯账号被盗后,被人用来在天涯的“情感天地”发了很多广告,导致助理版主将他的账号直接封掉,而他无法和天涯社区的相关版主进行沟通,澄清广告并不是自己所发,也无法要回账号,十分着急。

材料2


韩国是世界上互联网最普及的国家之一,上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而韩国在网络监管方面的措施也比较严格。网络实名制是韩国网络管理最大的特点,成为网络安全的基础。在韩国,各个国内网站都要求申请网站邮箱或聊天账号等的用户填写详细的客户资料,包括填报真实姓名、住址、身份证号、职业等详细信息。由于韩国手机在销售时必须有身份证明,网络管理部门在需要时可以通过与手机运营商合作,追查上网者的真实身份,对未成年者加强管理,提供保护。同时,为了健全网络管理法规,韩国政府近年来陆续通过了一系列与网络信息有关的法案。

结合材料分析应该如何维护互联网安全。

答案

参考答案:维护互联网安全应遵守以下原则: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1998年9月,在渤海湾发现一大片海水在阳光下泛着褐红色,优如蕃茄汤一般。这就是赤潮现象。这是自1993年中国首次报道发生赤潮以来面积最大的一次,海域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

   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会使海水的颜色发生变化,呈现出红色、黄色或褐色,因而称之为赤潮。

赤潮的生成离不开环境因素,除了有稳定的海水水体、适宜的水温(14—28℃)和盐度(17—34%)以外,水体的富营养化——丰富的营养盐、适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也是生成赤潮的关键因素。由于海洋位于地球的最低位置,陆地上各处所有的废物终要汇聚入海洋。含有大量含磷洗衣粉、洗涤剂的生活废水及各种工、农业排放的废水进入江河最后汇入大海,这就会使海水富营养化。

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水体稳定而富营养化的情况下,赤潮生物(藻类等)迅速繁殖,海洋环境恶化,就形成了赤潮。

  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赤潮生物迅速繁殖,会使海水水体中的氧气大量消耗,造成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有些赤潮生物能释放毒素,毒死吞食赤潮生物的鱼贝类,再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大量的赤潮生物还能遮蔽射到水下的阳光,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海洋食物链的正常循环。

渤海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内湾,水体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低,加上近年来渤海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缺乏环保措施,海湾沿岸大量排污,海域环境污染严重,致使赤潮频繁发生。中国海域赤潮记录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3次,60年代1次,70年代发生了9次,80年代发生了29次,90年代更是有增无减,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这不仅使渔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也使近海及沿岸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海洋是人类最大的公有领域,它以浩淼和深邃不断净化着自身。然而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赤潮无疑在向人们警示:如果人类无止境地向大海排污弃浊,向它的广袤挑衅,最终失去的将是大海的壮丽,得到的是生命的毁灭。

小题1:对“赤潮”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指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变为泛着褐红色,犹如蕃茄汤一样的现象。

B.指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使海水呈红色、黄色或褐色的现象。

C.指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水体稳定而富营养化的情况下,藻类生物迅速繁殖的现象。

D.指在一定条件下,赤潮生物迅速繁殖而造成的一种海洋灾害。小题2:以下属于赤潮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的一项是(  )

A.大量消耗海水水体中的氧气,使海洋生物窒息死亡。

B.释放毒素毒死鱼贝类,使渔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

C.遮避阳光,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使海洋食物链不能正常循环。

D.破坏大海的广袤壮丽,祸及人类甚至毁灭生命。小题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赤潮频发,与人口不断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

B.如果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污物排放,大力治理污染,则赤潮就会少发生甚至不发生。

C.在开放式海湾,水体交换能力强,肯定永远不会发生赤潮现象。

D.人们认识了赤潮的危害后,一定会想办法治理赤潮,并且有能力防止赤潮的发生。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