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0年5月20日,一个有华人参与的研究团队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辛西娅(Synthia)”诞生。科学家将一种细菌的DNA分子解码,并复制、改进,形成完全人工合成的新DNA分子,再将人造DNA分子移植到另一受体细菌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生命。下列对该事件的认识的是(   )

A.人们可以合成新的DNA分子,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B.人造生命不同于原有生命,说明不同的DNA分子性质不同

C.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D.人类的能力可以“操纵”自然,可以任意设计、制造生命

答案

答案:D

分析:根据习题中的信息来判断有关分子性质的认识,分子的合成过程即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结合成新分子,不同的分子有不同的性质.

解答:解:A中根据一种细菌的DNA分子解码,并复制、改进,形成完全人工合成的新DNA分子,说明分子可分,故A错误.

B中根据人造DNA分子移植到另一受体细菌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生命,说明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故B错误.

C中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使化学与生命科学为人类的发展作贡献,说法正确,故C错误.

D中人类不能操纵自然,更不可任意设计、制造生命,否则人类将处于混乱,甚至灭亡的地步,说法错误,故D正确.

单项选择题

数千万年以前,恐龙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突然间灭绝殆尽。多少年来,科学家们就其原因提出了数十种假说,但都无法令人完全信服。不久前,美国科学家在进行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说。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认为,恐龙与其同时代的其他物种一样,消亡于大规模的癌病变,而且这种病变的根源不在于物种本身,而是由于银河系中没落星球袭变而产生的极强大的中微子流辐射所引起的。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了有关宇宙的射线中强大的粒子流射杀地球生命的观点。但科学家们一直无法证明地球附近曾发生过超新星的袭变现象。因而这一推断至今未被人们所接受。 不久前,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的科学家胡安•科拉尔证明,即使在非常遥远的星际发生星球裂变,一部分渗透力极强的中微子仍可以远距离飞越到地球附近。专家们认为,这种中微子对物质的作用力实际上非常弱小,但当它们飞越相当长的距离后,即使质量相当小的中微子在与细胞核相撞时,也会严重损伤集体的脱氧核糖核酸,从而引起机体的癌病变。 据科拉尔估算,每隔1000万年左右的时间,在离地球约20光年的距离范围内至少会发生一次超新星的裂变现象。这种裂变所释放的中微子,会使地球上每千克物质相互作用12次。而且这种宇宙射线对地球上巨型动物的作用力异常明显,因为它们本身所有的大量细胞组织和器官最容易引发癌病变。因此,恐龙作为地球上惟一最庞大的动物,注定会成为这种宇宙灾难最大的牺牲者。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之所以不接受“宇宙射线中强大的粒子流射杀地球生命”的观点,是因为科学家们一直无法证明地球附近曾经发生过超新星袭变现象

B.科拉尔的研究解决了上述问题,遥远星际发生的星球裂变,有一部分中微子可以飞越到地球附近

C.从遥远星球飞越到地球附近的中微子,貌似弱小,实际作用力非常强大

D.遥远星际的星球裂变现象是一种有规律的天体现象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