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现在的学术发言环境比过去好多了,可知识分子中存在一种奇怪的犬儒主义,不敢把自己的思想讲出来,唯恐得罪什么人。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有些是过去搞怕了,有些是胆小,但你在学术界,不把真正的问题讲出来,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是做不成学问、搞不成研究的。
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做学问要敢于挑战权威
B.没有骨气的人成不了学术大家
C.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做好学问
D.学术环境是影响学术成就的重要因素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末句“但你在学术界,不把真正的问题讲出来,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是做不成学问、搞不成研究的”可知,要想做好学问,就要把问题讲出来,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C项正确。A项“敢于挑战权威”在文段中并未体现;B项“没有骨气”在文中没有体现;D项无中生有,且文段论述的是“学术发言环境”而非“学术环境”,排除D。因此本题选C。

计算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海磁悬浮列车试乘记

        运行于上海郊外的磁悬浮列车于2003 年9 月30 日重新面向公众开始试运营(图1)。列车起动后,加速相当迅速。车内安装了速度计,出发后不到1 分钟时速就已超过200km 。之后,虽然感觉加速的速度稍有放缓,不停增长的速度计的数字则告诉人们速度仍在持续增加。到底要加速到多快呀?正这么想着,此时显示出时速的速度计数字终于停止变动(图2 )。到了这么快的速度,身体上已经根本无法感受出时速到底有多少,只有快极了的感觉。不过,在与高速公路并列行驶过程中看到汽车迅速向后逝去时,才体会到磁悬浮列车的实力。时速在最大处保持近1 分钟后,开始减速到200km 的时速时,感觉到周围景色的流动也开始放慢。但如果看到列车近旁的话,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还是像飞一样向后滑去。就在于这种感觉中,慢慢地看到了上海的空中大门——浦东国际机场。轨道全长约为30km ,仅仅8 分钟时间就穿越了这段距离,让人感觉只是一瞬

(1)画线部分的文字,使作者体会到磁悬浮列车的实力。而实际上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是以            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

(2)根据图所示,速度计上的最大速度是          km/h,若磁悬浮列车在这个速度保持近1min,则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行驶了            km。

(3)磁悬浮列车在全程运行中做            运动,请根据文中的画曲线的文字,计算出它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

图1                                                图2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