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潘某系某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国有)特艺科、包装科业务员。某年某月,某印刷社找潘某,要求调拨纸张给该社。潘提出白板纸、玻璃纸每吨分别加收15元和25元“奖金”。印刷社领导研究认为,即使付“奖金”也比买高价纸张便宜,便同意潘的要求,印刷社先后9次向潘买纸,潘本人从中获款1万多元。另外,潘某还违反规定,先后5次向另一印刷厂低价卖出30多吨白板纸,从中获取好处费1万多元。
问:潘某前后两次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答案

参考答案:潘某的行为构成了受贿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潘某的职责就是管理纸张的销售,他在销售过程中巧立名目,从中索取“奖金”和接受不正当利益,其行为已完全符合受贿罪的特征。再者,《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潘某正好具备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符合受贿罪的主体特征。所以,被告人潘某构成了受贿罪。

简答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侍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 * * ,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 * * 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国处于今日恶劣的环境之中,不得不忍负重之苦心,来处理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

-------《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四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 * *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4分)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3分)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一,指出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3)依据材料四,邓 * * 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他提出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后来发展为什么政策?(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