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3.不少于5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判决当街卖 只为执行难
2004年,某地一企业主在一起诉讼中胜诉,法烷判决被告方“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其65万元,但被告迟迟不履行生效判决,当事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未果,一份本可以带来希望的判决成了一张“法律白条”,无奈之下,当事人只好将生效判决沿街叫卖,一时间沸沸扬扬。
生效的判决是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作出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文书,是对是非曲直的最终裁判。但是如果这种最终裁判无法兑现,就成了一纸空文。低价出卖判决书是当事人的一种无奈,这种无奈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执行难。
执行为什么难
一是人们法制观念淡漠,缺乏诚信意识。当事人没有把遵从法律,履行判决作为自己应当履行的义务,相反,一旦判决对自己不利,就想方设法隐匿财产,甚至一逃了事。二是法院的原因。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法官的素质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审判阶段的判决如果不能以理服人,在执行阶段必然加大了难度。有关调查显示,败诉方之所以不愿履行判决,原因就在于认为“判决不公”。还有就是执行方法单一,力度不够,不能形成对赖账不还的“老赖”形成震慑力。三是法院执行工作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压力。长期以来,我们的法院并不能真正做到“审判独立”,地方保护主义横行,这种问题在执行工作中同样存在。
如何破解执行难我们认为首先要加强法制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法律、尊重法院判决的良好氛围和传统;其次,进一步提高法院法官素质,提升审判质量,不但要做出公正的判决,还要使判决“以理服人”,力口强执行队伍建设,加强执行力度;三是要真正确保法院独立办案,杜绝打招呼、递条子,杜绝地方保护主义,使法院判决真正成为保护人民群众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