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交感神经的主要构成及分布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部第2~4节段灰质的骶副交感核,节前纤维即起自这些核的细胞。周围部的副交感神经节称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位于颅部的副交感神经节较大,肉眼可见,即睫状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翼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等。颅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即在这些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然后发出节后纤维随相应脑神经到达所支配的器官。节内并有交感神经及感觉神经纤维通过(不换神经元),分别称为交感根及感觉根。位于身体其他部位的副交感神经节很小,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例如:位于心丛、肺丛、膀胱丛和子宫 * * 丛内的神经节,以及位于支气管和消化管壁内的神经节等。
(1)颅部副交感神经:其节前纤维行于Ⅲ、Ⅶ、Ⅸ、Ⅹ对脑神经内。
1)随动眼神经走行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自中脑的动眼神经副核,进入眶后到达睫状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进入跟球壁,分布于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2)随面神经走行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自上泌涎核,一部分经岩大神经至翼腭窝内的翼腭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鼻腔、口腔以及腭黏膜的腺体。另一部分节前纤维经鼓索,加入舌神经,再到下颌下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3)随舌咽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起自下泌涎核,经鼓室神经至鼓室丛,由丛发出小神经至卵圆孔下方的耳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经耳颞神经分布于腮腺。
4)随迷走神经行走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起自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随迷走神经的分支到达胸、腹腔器官附近或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胸腔、腹腔器官(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盆腔器官除外)。
(2)骶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自脊髓骶部第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随骶神经出骶前孔,又从骶神经分出组成盆内脏神经加入盆丛,随盆丛分支分布到盆腔器官附近或器官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道和盆腔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