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划分4个流水段,共4层,组织2个施工队进行等节奏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 4d,则其工期为( )d。
A.18 B.20 C.22 D.24
参考答案:B
(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法,以八股制义取士,实不足据。况有司故事奉行,士子以腐烂时文互相弋取功名以去,此人才所以日下也。
—— 林寿彝《射鹰楼诗话》
道光帝1841年上谕道:“近来士习未醇,往往怀挟入场,冀图抄袭。本科会试,经王大臣搜出十余名之多。”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023
材料二 (1841年两广总督祁埙上疏)须就武备开取士之途……微寓变通考选之制。如文试第三场策问五道,请定五门发题:曰博通史鉴,曰精熟韬钤,曰制器远算,曰洞知阴阳占候,曰熟谙舆图情形……若兵书上祥(详)水战之阵法,图志则通外域之夷情,并足裕远谟而操胜
——《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42
材料三 各省学臣于岁(注:1888年)科试时,生监中有报考算学者……赴 * * 衙门,试以格物、测算、及机器制造、水陆军法、船炮水雷、或公法条约、各国史事诸题,择其明通者,录送顺天乡试……与通场士子一同试以诗、文、策论……此项人员若于会试中试后,得用享职
——《醇亲王奕譞等奏折》
材料四 (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下谕)着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光绪朝东华录》
(1)材料一反映清中期科举制度存在着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中祁埙的科举改革建议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体现了什么样的改革宗旨?(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清中后期科举改革的历程及其特点。(14分)
(4)综上所答,说明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的关系。(6分)
《民法通则》规定的是( )。
A.民法的总则
B.民法的基本原则
C.民商法通用的准则
D.民事行为应遵守的共同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