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布匹买卖合同。因甲公司拒绝支付货款,乙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甲公司支付拖欠的货款20万元。本案一审做出判决后,甲公司不服提起上诉,在二审过程中,乙公司提出因布匹存在质量问题,要求甲公司赔偿因此而造成的损失13万元,二审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A.应当合并审理,并做出判决
B.应当对此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告知乙公司另行起诉
C.应当对此进行调解,调解不成,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
D.应当对此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及时做出判决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意见》第184条规定,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在本题中,原审原告乙公司提出的诉讼请求是新增加的诉讼请求,二审法院应当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诉乙公司另行起诉。B项正确。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二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荀子主张“性恶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建立了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二 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既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材料三  2007年9月28 日上午,由山东省政府和国家文化部、教育部、旅游局和侨联联合举办的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大成殿举行。在祭孔大典上,将评选出的五句《论语》经典名句作为了北京奥运会的礼仪用语。以下是参选的《论语》经典名句:

第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二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第五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句:“德不孤,必有邻”;

第四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信,非礼勿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共有三处说法不符合事实,请指出错在哪里并给予改正。(6分)

(2)如果要给材料一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批判理学的主要观点。(4分)

(4)在材料三的《论语》经典名句中,你认为不能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礼仪用语的是哪一句?为什么?(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