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姓氏除少数外都是随父亲的,有人提出在中国人的群体遗传分析中将姓氏作为Y染色体的遗传标记进行研究,你觉得是可行的吗为什么请你比较姓氏的传递与Y染色体上基因传递的异同。
参考答案:在中国人的群体遗传分析中将姓氏作为Y染色体的遗传标记进行研究是可行。因为中国人一般都习惯继承父亲的姓,可以认为姓氏是性染色体——Y染色体上的一个特殊遗传基因座,我们可以称之为“姓氏”基因座。每一种姓氏相当于这个“姓氏”基因座上的一种等位基因。中国人一般都习惯继承父亲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遗传给下一代。女子在一生内仅仅保留其父亲的姓氏,不传递给下一代。因此,绝大多数的姓氏属于一种无性别之分、以父系方式传递的基因,相当于性染色体遗传的特殊基因。可以这样假设,不管是X精子还是Y精子,均携有姓氏基因,均在第一代显示其姓氏的功能,惟有Y精子具有连续传递姓氏特征的功能,而X精子仅仅在第一代显示姓氏的功能。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中国人中一直普遍存在着改姓的现象,这包括入赘婚姻、随母姓氏、避难改姓、少数民族用汉族姓等,但是在整个中国人中改姓的人数是很少的,比例很低。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改的姓,从第二代起仍以父系方式传递。这种改姓现象称为姓氏的突变,突变后的姓氏仍具有正常父系遗传的功能。中国人姓氏的悠久历史和相对稳定的传递,以及具有中国社会进化特色的改姓现象,不但增加了中国人姓氏的多样性,为追踪各个姓氏的始祖和年代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一直存在着同姓聚居的习俗,加上婚姻半径较小的特点,同姓人群可以认为是某种程度隔离的Y染色体群体,这为近代生命科学在探讨人类Y染色体DNA多样性和进化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模型和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