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规模收益变动规律及其成因。

答案

参考答案:规模收益变动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一比例同时增加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的扩大会使得产量增加超过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当规模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产量的增加会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会出现产量的绝对减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厂商规模的扩大使得厂商的生产由内在经济逐渐转向内在不经济。在规模扩大的初期,厂商可以购置到大型的先进机器设备,这是小规模生产所无法解决的。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在内部进一步实行专业分工,提高生产率。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可以发挥管理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并且大规模的生产有利于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大厂商在购买生产要素方面往往拥有某些优厚的条件,从而使得成本支出减少。因此,随着厂商规模的扩大,收益的增加量会超过投入的增加量,从而出现规模收益递增。
但是,厂商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当厂商的规模扩大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管理机构越来越庞大,信息不畅,从而出现管理效率下降的现象。此外,一方面厂商规模的扩大使得信息处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增加,可能抵消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当厂商的规模扩大到只有提高价格才能购买到足够的生产要素时,厂商的成本势必增加。这些因素最终会导致生产出现规模收益递减。
当然,在规模收益递增和递减阶段会出现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这一阶段的长短在不同的生产过程中表现不同。

单项选择题

2006年1—3季度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服务业继续保持高水平稳定运行。2006年1—3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173.74亿元,增长9.4%,增速比上半年高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7.2%,重点行业发展良好,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6%,金融业增长8.1%,房地产业增长9.3%,其他服务业增长9.2%。 

(二)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增长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明显。2006年1—3季度,全省城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0.5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6.1%,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2.9%。通信设备和计算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77.6%,文化和体育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2.5倍,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74.2%,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1.1倍,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比2005年同期增长34.1%,住宿、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95.2%,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34.7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2.3%,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服务业主要行业投资增长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供给保障能力,改善了消费的环境,还带动相关服务产品消费规模扩张,拉动了整体经济增长。 

(三)服务业继续发挥对全省财政收入和安置就业的支撑作用:服务业对税收和就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6年1—3季度,服务业地方税收完成223.9亿元,占地方税收的60.6%,同比增加41.7亿元,增长22.9%,高于地方税收平均增幅5.6个百分点,增加5.3亿元。服务业对营业税增长贡献尤其突出。受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营业税快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全省营业税同比增加30.5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总增加额的47.5%,比2005年同期提高27.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税收收入增长8.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2006年1-3季度,全省实现实名制就业111.8万人,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68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0.8%,其中在社区就业28.1万人,占就业总数的15.1%。

2005年同期全省城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多少亿元()

A.1305.5

B.1190.7

C.1082.3

D.1298.7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