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材料1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 * * 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材料2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一系列宣传维新的活动。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新力量,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材料3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请回答: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答案

参考答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①历史背景相同: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②目的相同: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③领导阶级相同: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④最终结果及其根本原因相同: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不同点:①政治主张不同: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②性质不同:戊戌变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也有不同的一面: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最漂亮的一个

那是漫长的一夜,我们的黑色猎犬普莱斯正在艰难地生产。我搬进它的笼子里,靠在它身边的地上,一刻不离地守护它。我看着它的动静,焦急地等待着,如果需要,我会立刻送它去宠物医院。

  六个小时后,小家伙们陆续出生。“一、二、三、四、五。”我一边数着,一边起身去卧室里叫醒妻子朱迪,告诉她一切正常。

  当我再回来的时候,第六只狗仔已经生出来了,正独自趴在笼子的一角。我把它拿起来,放到正等着吃奶的那堆狗仔面前。但普莱斯立即把这只最小的狗仔推到一边,竟然不接受它的这个孩子。

  “有点不大对劲。”朱迪说。

  我走过去抱起它仔细查看,不觉心里一沉,原来这只小狗仔的上唇和上腭都是裂开的,它的嘴根本无法合上。

  我带着它去了宠物医院,大夫说他也无能为力,除非我们愿意花一千美元试着给它做一下矫正手术。但他说这只狗仔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它没法吃奶。回到家后,我和朱迪决定,我们不能花这笔冤枉钱,因为连兽医本人也毫无把握能保住狗仔一命。尽管如此,我还是买来一支注射器,握着这只小狗仔给它喂食。我每隔两小时给它喂一次,日夜不停。这样一连喂了十多天,这只小狗仔终于活了下来,而且还学会了自己吃东西,但只能吃柔软的罐装食物。

  狗仔们出生五个星期后,我们在报纸上登出了广告,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不少人表示他们对这些小狗感兴趣,但没人看中兔唇那只。一天下午,我在回家的路上忽然看到一位老太太正向我招手,她是住在我们的街对面的一位退休教师。她说在报纸上看到了我们出售的狗仔,问是否可以为她的孙子买一只。我想,老太太可能也不会看中那只兔唇小狗仔的,所以我告诉她,所有的狗仔都已有了新主人了。但我也表示如果有人送回不要,我会通知她。几天后,其他的狗仔都被新主人们陆续抱走,只剩下一只棕色的,和那只兔唇小狗仔。

  几天过去了,说好要买这只棕色狗仔的先生没来。我给老太太去了电话,告诉她还有一只狗仔,欢迎她来看看。她说在晚上八点将带着她的孙子一同来看。

  晚上七点半,我和朱迪正在吃晚饭,忽然听到有人敲门。我打开门,站在门口的是前些天预定棕色狗仔的那位先生。我们进了屋,我对他讲了喂养的方法,然后把小狗仔抱到他怀里。他给了我们两美元,然后离开了。我和朱迪都想不出,一会老太太来了该怎么办。八点整,门铃响了,是老太太领着她的孙子来了。我向她解释说,预定这只狗仔的先生最终还是来了,现在一只狗仔也没有了。“对不起,杰佛瑞,小狗都有主人了。”她对孩子说。

  就在此时,那只没人要的小狗仔“汪汪”地叫了起来。

  “我的小狗!我的小狗!”小男孩从他祖母身后跑了过来。

  这时我大吃一惊,因为我注意到这个小男孩也是兔唇。他飞快地从我身边跑过去,冲到了汪汪叫着的小狗仔旁边。我们看着小男孩,他已经把这只小狗抱在了怀里。小男孩对祖母说:“奶奶,他们只剩下这只了,你看他长得多像我。”

  老太太转过身问我们:“这只小狗卖吗?”

  “可以,”我回答,“这只你们也可以抱走。”

  小男孩抱着小狗在一旁插话说:(1)“奶奶告诉过我,这样的小狗非常贵重,而且要更精心地关爱。”

  老太太拿出钱包,但我握住了她的手,没让她把钱掏出来。“你看它值多少钱?”我问男孩,“一美元行吗?”

  “不,这样的小狗非常非常的贵。”他回答。

  “一美元不够?”我问。

  “恐怕是这样的。”他的奶奶说。

  男孩把小狗抱着贴在脸上。“我们不能低于两美元卖给您。”(2)朱迪拉了拉我的手,然后对小男孩说,“你说得对,这是只最漂亮的小狗。” 要知道,那五只小狗也只卖了两美元。

  老太太掏出两美元递给小男孩。“这是你的小狗了,杰佛瑞。你来付钱给这位先生。”

  小男孩一只手紧紧抱着小狗,另一只手骄傲地把钱递到我跟前,我对这只小狗未来的担心烟消云散。

  小男孩抱着小狗的情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想,任何一个年轻人站在镜前,对自己说“我是最漂亮的一个”时,那感觉一定棒极了。

小题1:从兔唇小狗一出生,我对它的命运就充满了担心,文中哪两个情节印证了我的担心?请概括。(3分)

小题2: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表现了小男孩怎样的心理?(2分)

小男孩一只手紧紧抱着小狗,另一只手骄傲地把钱递到我跟前,我对这只小狗未来的担心烟消云散。

小题3:画线句(1)“奶奶告诉过我,这样的小狗非常贵重,而且要更精心的关爱”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小男孩和第六只小狗都有兔唇的残疾,但小说的题目却叫“最漂亮的一个”,请说说作者这样拟题的用意。(3分)

小题5:下列选项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男孩对兔唇小狗一见钟情,是因为小狗和他有一样的兔唇,而奶奶说过这样的小狗非常贵重需要倍加珍爱。

B.当小男孩从他奶奶背后走出来,“我”发现他也是兔唇时大吃一惊,是因为我没想到有这样的巧合,但这种巧合也正是小说情节设置的匠心之处。

C.老太太和孙子来看小狗时,小狗明明只卖出五只,“我”却说“现在一只狗仔也没有了”,这句话照应了前文“我”料定老太太不会要那只兔唇小狗。

D.文中画线句(2)“朱迪拉了拉我的手”是因为朱迪怕“我”坚持用一美元的价格把小狗卖给了这个小男孩而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