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题。由单选和多选组成。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假定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在未采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额;商品销售成本按发生的经济业务逐笔结转。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均为主营业务;所提供的劳务均属于工业性劳务。商品、原材料及劳务销售均为正常的商业交易,采用公允的价格结算。除特别指明外,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20×9年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及相关资料如下:
(1)12月1日,与A公司签订合同,向A公司销售商品一批,以托收承付方式结算。该批商品的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实际成本为800万元。12月5日,商品已发出并向银行办理了托收承付手续。
(2)12月1日,与B公司签订合同,向B公司销售商品一批。该批商品的销售价格为400万元,实际成本为340万元。商品已发出,款项已收到。该合同规定,甲公司应在20×9年6月1日将该批商品回购,回购价格为418万元(不含增值税额)。
(3)12月3日,与C公司签订合同,采用分期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一批。该合同规定,所售商品销售价格为600万元,含增值税额的商品价款分两次等额收取,收到第二笔款项时交货;第一笔款项于12月10日收取,剩下的款项于20×9年1月10日收取。甲公司已于20×8年12月10日收到第一笔款项,并存入很行。
(4)12月10日,收到A公司来函。来函提出,12月5日所购商品外观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在销售价格上给予8%的折让。甲公司同意了A公司提出的折让要求。12月12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含增值税额的价款1076.4万元(A公司已扣除总价款的8%),并收到A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甲公司开具了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5)12月12日,与E公司签订合同,向E公司销售本公司生产的一条生产线,销售价格为8000万元,实际成本为7200万元。该合同规定:该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由甲公司负责,如安装调试未达到合同要求,E公司可以退货。至12月31日,货已发出但安装调试工作尚未完成。
(6)12月15日,与F公司签订了一项设备维修合同,合同总价款为117万元(含增值税额)。该合同规定,合同签订日收取预付款23.4万元,维修劳务完成并经F公司验收合格后收取剩余款项。当日,甲公司收到F公司的预付款23.4万元。12月31日,该维修劳务完成并经F公司验收合格,但因F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预计剩余的价款很可能无法收回。甲公司为完成该维修劳务发生劳务成本70万元(假定均为维修人员工资)。
(7)12月16日,与C公司签订合同销售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实际成本为460万元。货已发出,款项已收存银行。
(8)12月20日,向H公司出售一项专利权,价款为76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602万元。出售该专利应交纳营业税38万元。
(9)12月25日,对外出售一项持有至到期投资,收到价款80万元。该债券投资的账面余额为105万元,已经计提减值准备为45万元,已经确认但尚未收到的分期付息利息为5万元。
(10)12月31日,确认并收到国家按产品销量及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的定额补贴60万元。
(11)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4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万元,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10万元。
(12)除上述经济业务外,本月还发生销售费用8万元,管理费用4万元,财务费用9万元和营业税金及附加56万元。
(13)12月31日,计算并结转本月应交所得税(假定不考虑减值准备外的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20×9年12月甲公司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A.1430 | B.1440 |
C.1450 | D.1460 |
参考答案:
解析:B 20×9年12月甲公司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的金额=1000(1)-80(4)+20(6)+500(7)=1440(万元)。本题涉及的主要账务处理为: (1)借:应收账款 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贷:库存商品 800 (2)借:银行存款 46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 其他应付款 400 借:发出商品 340 贷:库存商品 340 借:财务费用 [(418-400)÷6]3 贷:其他应付款 3 (3)借:银行存款 351 贷:预收账款 351 (4)借:银行存款 1076.4 贷:应收账款 1076.4 借:主营业务收入 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 贷:应收账款 1076.4/(1-8%)×8%]93.6 (5)借:发出商品 7200 贷:库存商品 7200 (6)借:银行存款 23.4 贷:预收账款 23.4 借:劳务成本 70 贷:应付职工薪酬 70 (因F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预计剩余的价款很可能无法收回,所以应先就预收的款部分来确认收入) 借:预收账款 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 贷:劳务成本 70 (7)借:银行存款 585 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借:其他业务成本 460 贷:原材料 460 (8)借:银行存款 765 贷:无形资产 602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8 营业外收入 125 (9)借:银行存款 80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4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105 应收利息 5 投资收益 15 (10)借:银行存款 60 贷:营业外收入 60 (11)借:资产减值损失 4 贷:坏账准备 4 借:资产减值损失 16 贷:存货跌价准备 16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贷: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