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小周大学毕业才3年,就成了地处省城的某公司产品开发的技术骨干。公司领导为了留住他、培养他,不断地给他压担子,小周也都能够非常出色地完成。但就在公司准备任命他为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并根据他对于公司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奖励他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以给他一个惊喜时,突然接到了小周的辞呈。最后,尽管公司领导多次亲自出面,反复解释、诚心挽留,总归有点事后亡羊补牢之感,还是没有留住小周。原来,小周家乡的一家企业早就看上了他,经过多次游说,终于以乡情、高薪、住房等综合优势,打动了一直犹豫不决的小周。从以上小周流失的例子看,你认为该公司最应该吸取的教训是什么______

A.公司领导应该早点为小周提供各方面条件,以便留住小周这样的关键人才。
B.在吸引并留住骨干科技人员上,该公司思想太保守,物质奖励办法不当。
C.公司的做法没有什么可改进的地方,面对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可能留住小周的。
D.公司须加强与骨干人才的沟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公司对自己的重视与关心。

答案

参考答案:D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片是凝固的历史。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安理会开会的情景。

材料二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护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也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得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联盟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波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国联最终没有能够制止二战的爆发,有其自身结构上的原因:国联成立仓促,从建议提出到正式成立,时间短,没有进行充分准备;美苏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长期处于国联之外,操纵国联的是英法这样的二流国家,严重削弱了国联的权威。国联大会和行政院各自职权规定不清,大会一致通过的决议才能有效,极大地限制了国联的行动能力。

材料四   早在20世纪60年代,亚洲和欧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量奉行不结盟政策,但是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材料五   伴随着苏联解体、美苏对抗的消失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大大增强,日本越来越不满足“经济强国”的地位,积极谋求与之相应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地位。为此,日本众议院通过了允许向海外派遣自卫队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案,并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丛书》

请回答:

(1)国联、联合国成立时标榜的共同宗旨是什么?两个组织成立后初期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

(2)结合材料四及所知识,说明联合国作用改变的必然性。

(3)报道说日本越来越不满足“经济强国”,的地位,积极谋求与之相应的“军事强国”,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你是否同意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由是什么?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