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学生的基本属性

答案

参考答案: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
第一,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主体性的个体。
第二,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第三,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第四,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第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第二,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第三,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客体,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第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第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第三,学生所参加的学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第四,学生的学习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4)学生又是教育的主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第一,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第二,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第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客体和主体属性的统一体。

问答题 简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晏子辞谢更宅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kǎi)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 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而屦贱。”公愀然改容。公为是省于刑。

[注]①湫(jiǎo),低湿。②里旅:当地的群众。③鬻踊:卖假脚。

1、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湫嚣尘:                                                                                  

(2)既利之:                                                                                 

2、文中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是 时 也 公 繁 于 刑 有 鬻 踊    者

3、晏子回答景公问题时说“踊贵而屦贱”的用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4、晏子之所以不搬到“爽垲”之处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